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坏账风险

坏账风险

增长短期触底,地产困局未解

链紧张,信用风险高企的时候,银行会有“惜贷”情绪,因为担心也不愿给地产开发商放贷款。同时,购房者也有“惜购”情绪,担心房子烂尾没法交付而不敢买期房。自2021年“三条红线”政策推出以来,国内商

发布时间:2023-09-01
评论(3)

【财新网】为防范开发商出险导致佣金“,新房和二手房交易中介平台贝壳(NYSE:BEKE/ 02423.HK)在二季度大幅提高了开发商“预付佣”比例。二季度,贝壳平台的交易额同比增长两成;贝

热评:

太极笑笑生(河南)43天12小时58分55秒前
二手房解决的是刚需。 新房的交易额不会有这么大的增长
子洋 Eric(北京)44天1小时5分5秒前
新房为主,房地产商急于回笼资金;二手房的增长估计就是刚需了。
John0793(上海)44天20小时24分32秒前
有点不理解这种行情业绩还能增长,难道是急于脱手的人太多?
发布时间:2023-08-19
评论(0)

现高风险的贷款占比多大,需要多计提多少拨备,甚至有一部分可能会直接劣变到成本、信贷冲击就更大。 对此,王剑的分析被认为相对乐观。他在报告中表示,即使在悲观情景下,也仅有10%的城投债务出风险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18
评论(84)

的冲击,前述国有大行信贷部人士说,银行需要做两个方向的压力测试,一是如果贷款重组后降低利息,对利润有多大冲击;二是估算可能出现高风险的贷款占比多大,需要多计提多少拨备,甚至有一部分可能会直接劣变到

热评:

财新网友mTMj4a(沙特阿拉伯)13天3小时48分2秒前
钱去哪了?
户部巷巷(重庆)13天22小时43分42秒前
专家说转嫁出去风险自然就……
财新网友NEhLPE(江苏)14天1小时20分6秒前
最终还不是全民买单。
发布时间:2023-07-06
评论(4)

拍卖收入不足清偿贷款,则银行承担。 这种无追索权的房贷制度改革将会促使银行更加谨慎地审核被抵押物(预售房产)的烂尾及贬值风险,以及购房人的偿债能力,一方面降低房屋资产的抵押值,避免拍卖金额不足

热评:

Dering(四川)101天6小时3分8秒前
银行舒服日子过惯了,现在谈变革?它愿意吗?积重难返。
西瓜&夏天(湖北)102天5小时25分55秒前
其实上头都知道,只是没人来做改革罢了……地方政府更是没有改革的动力 只要能卖地驱动GDP 就没问题的
Master lees(美国)102天6小时32分29秒前
对购房人的无限追索权,这个游戏规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典型的刚性兑付思维。
发布时间:2022-11-03
评论(12)

产烂尾风险、地方性金融机构等经济社会风险事件多发,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任务和“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要求下,也会增加地方政府支出需求。 从收入端来看,地方自有财力与基础设施投资回报不匹配,受经济

热评:

逍遥_乐天(上海)314天6小时7分34秒前
敢情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征房产税……
蜀中汉人(中国)342天2小时28分1秒前
开源节流…
parallelword(江苏)342天10小时10分8秒前
二十大报告说了自我革命是第二条路
发布时间:2022-08-25
评论(6)

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银行等金融机构遭遇困难:一是抵押品价值下降、上升;二是居民购房需求低迷,导致信贷投放增速放缓;三是房企债务违约风险较高,风险甄别和贷款业务难度增大。一方面导致系统性金融风

热评:

致凡(深圳)413天21小时24分36秒前
业主在补交一部分,一个首付家里六个钱包都空了,怎么补交?
lionlion7777(悉尼)37分39秒前
还远没到日本泡沫的时候,至少房地产对大多数个人来说,还只是不动产,金融的属性还远不到西方国家的水平,同意作者观点,现在地产的问题是缺乏流动性
小鳄(武汉)416天7小时45分16秒前
房地产风险的短期解决之道是地方政府放弃土地财政思维。现在却是地方城投公司高价接盘,让形势越来越恶劣。
发布时间:2022-07-21
评论(0)

元明显放量。 联储证券投资顾问胡晓辉对财新表示,今日沪指偏弱,主要是受银行、保险、房地产这几个权重较大的板块带动。从市场角度来看,地产销售虽有改观,但是还不能给经济带来正向拉动作用;而银行在地产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5-08
评论(0)

信记录,应收账款的回收期短,低。   在此,我们对积极参与线上调查的热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从有效问卷中截取了前15名作为获奖读者,公示如下。近期CAFI将寄出礼品,敬请关注查收!   获奖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