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环评造假频出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财新网】由第三方服务机构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报告,能够过滤环境风险,约束项目与规划的环境准入,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屏障。但近年来,一些第三方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弄虚作假,环评领域犯罪

发布时间:2024-02-23
评论(0)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制定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规范和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海洋生态,统一发布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定期组织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价。 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09
评论(0)

制或者核查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实施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明确。同时,针对实践突出问题,《解释》进一步完善了对破坏系统行为适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处理规则,依法惩治环境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18
评论(0)

要求。 排放噪声的单位和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建立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明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噪声监测和评价规范,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声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18
评论(0)

监测。 蒋火华介绍,2022年6月5日新实施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噪声监测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组织开展全国声,推进噪声监测自动化,统一发布全国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2021年,中共中央、国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12
评论(0)

。(科技部、教育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负责) 九、系统推进噪声监测,严格监督执法 (二十)提升噪声监测能力 37.加强声站点管理。明确声...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0-28
评论(0)

90%以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速推进。 5.生态环保方面,强化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生态环保主题库,涵盖环境质量、污染源、环保产业、环保科技等数据,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支撑、突发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0-21
评论(0)

。具体有这么几个特点: 10-21 11:31:58 翟青 一是监管制度更加严密健全。十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河湖长制、林长制、排污许可、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6-20
评论(0)

整机制。财政事权划分要根据客观条件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条件成熟时,将全国范围内和对全国生态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上划为中央的财政事权。对新增及尚未明确划分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