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江绪林

江绪林

网红周濂教授叫不醒装睡的人,他自己醒着吗

之,意识形态的宗旨不是去探究客观的事实,而恰恰就是通过再造和扭曲事实去激发和维持群众做某些事情或者不做某些事情的信念。 (常识感缺失。老师在《生命的厚度》一文里说,在正直的梁漱溟那里,伟人的雄才

发布时间:2017-08-09
评论(0)

出。” 年轻一代作家没有形成文学景观 蒋方舟认为,经历的丰富程度和创作的质量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塑造我们的其实不是经历,而是信息。比如我在书中写到学者的死对我造成的冲击,它其实不是我的经历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1-01
评论(0)

、安静、空泛,让我们说起“文革”这个词的时候,都可以在脑子里听到反弹的回音。 2016年,对我来说,最微小的事件(但并非不重要)是“自杀”,一系列的“自杀”,比如、比如杨改兰、比如朱铁志……虽然

热评:

发布时间:2016-12-31
评论(0)

足。 2 在夜色中绕着皇居跑步, 忽然觉得自己可以这样一直跑下去,跑进一个正常的社会。回住处看到老师自杀的消息。 3 奈良的法隆寺看到的百济观音像,细瘦的身材很特别,仰望他微微下垂的优美手势,全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6-29
评论(0)

东师大青年教师、史学天才林嘉文。能否就这个现象分析一下,他们的死到底源于内心的冲突,还是和抑郁症有关?  我答应了。既然上升为一般性问题,那就放弃就事论事,而从社会学和病理学的角度,对这个现象做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3-29
评论(0)

,实际患病的群体会是九千万。目前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每年有二十万左右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林嘉文和只是被新闻媒体曝光出来的例子,其实每天都有大量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而他们的名字永远不会被人知道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2-29
评论(0)

的虚无感,会让孩子太早厌倦人生。应该让青少年多参与一些探索,保持好奇心。哲学与政治学者、文学翻译孙仲旭,也在一定程度上过早地看透了人生。这些都是个案,不能由此对这些领域下判断。但或许我们可以概括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2-29
评论(0)

【财新网】(专栏作家 任丽倩)这几天微信朋友圈的不少朋友都在转发关于先生的文章,以及他自杀的消息和他的朋友们的悼词。尽管有朋友和他相识,自己和他并无任何交集。从很多叙述来看,似乎是典型的临床忧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2-28
评论(0)

编者按:2016年2月1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青年学者自缢身亡。下文是其生前好友、华东师范大学崇明与刘文瑾夫妇的怀念文章,经作者授权刊发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