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家庭负债

家庭负债

【周末特供】陈昌华专栏:中国经济如何走出创伤后症候群?

,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不大。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国经济走出目前的停滞状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观察中国家庭的财务行为。2022年之前,中国家庭的净储蓄(家庭储蓄减去)约为±3万亿元,但2022年跃升至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27)

蓄(家庭储蓄减去)约为±3万亿元,但2022年跃升至14万亿元,占比超过GDP的10%。2023年至今,居民净储蓄增加7.5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5万亿元。 从根本上说,居民储蓄大幅上升是

热评:

lotus278(广东)74天20小时13分27秒前
写到了点子上。能落实就好了。
MMyM2XI(山东)89天15小时14分35秒前
消费这种去中心化的引擎从来都不被中心当作优先选项培养与发展,到了现在不得不用的时候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
MMyM2XI(山东)89天15小时18分32秒前
房地产算不得消费
发布时间:2023-07-06
评论(4)

交付之前房屋预售款由第三方(多为住宅交易中的产权公司)监管。 限制银行对房贷的追索权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 目前,国内的预售制度对消费者不利的方面还体现在银行对按揭贷款的追偿权。开发商在交付土地

热评:

Dering(四川)101天3小时47分4秒前
银行舒服日子过惯了,现在谈变革?它愿意吗?积重难返。
西瓜&夏天(湖北)102天3小时9分51秒前
其实上头都知道,只是没人来做改革罢了……地方政府更是没有改革的动力 只要能卖地驱动GDP 就没问题的
Master lees(美国)102天4小时16分25秒前
对购房人的无限追索权,这个游戏规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典型的刚性兑付思维。
发布时间:2023-06-13
评论(0)

经济仍面临诸多调整,包括通胀压力、银行泡沫、和供应链危机,这些问题正因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变得更加复杂。哈佛大学名誉校长、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连线论坛,解读后疫情时代的全球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25
评论(2)

,约5.1%的家庭在一季度有新购住房,分群体特征看,主要以中高收入的中青年群体为主,也包含了部分多套房方面,一季度<...

热评:

doodo99(江西)143天4小时46分53秒前
这几年投资收益的获得感普遍较低
丁满(河南)143天23小时52分16秒前
消费意愿不强,短期看很难起来。
发布时间:2023-05-22
评论(2)

环境和货币宽松的大环境里,中国居民却并未大举借贷,反而正忙于偿还现有债务。 图表 2: 过去三年中国率大幅攀升。 图片资料来源: 彭博,思睿研究 由于生产和消费乃经济的一体两面,而消费显然乏力

热评:

星2414(北京)145天2小时55分2秒前
迷之自信满满
丁满(河南)147天2小时41分40秒前
希望逐渐好转起来吧
发布时间:2023-05-12
评论(1)

际金融研究所(IIF)发布的报告,韩国2022年二季度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04.3%,是所调查36个主要经济体中的最高水平,其余所有被调查的经济体水平均低于100%;CEIC的数据显示

热评:

财新网友MU6PJG(北京)154天2小时2分23秒前
实话实说,这文章的质量也就自媒体水平
发布时间:2023-03-01
评论(0)

500元,相当于农村家庭人均0.3个月的收入,而城镇大概人均5000多元,相当于1.5个月收入。虽然中高收入的消费反弹比较明显,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三年疫情对于端的影响比较深远,部分居民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28
评论(22)

导中国。你要想想看,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带来的家庭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长可持续吗?如果说收入不增长,消费增长,开始的时候靠自己的储蓄,储蓄很快就用光了,就开始变成家庭的负债,积累到一定程度

热评:

thomasZSQ(北京)172天16小时28分45秒前
林反对的是经济没有进入发达国家水平前缩小投资扩大消费,拉美泰国非洲就是例子,都没明白人家说什么
首席顾问T7s(天津)258天16小时53分39秒前
林毅夫那个视频真的是胡说八道,虽然是有名的经济学家,但是不值一驳。
财新网友Y1bTkW(四川)259天18小时44分6秒前
你的消费就是他人的收入,所以一个人消费的增长其实也代表着另外一些人从中受益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