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

去年全国新生儿不足千万,一孩占比逐年上升

年的3.1亿。2017—2020年,育龄女性人数年均减少567万,其中对于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20—29岁生育旺盛期女性,年均减少540万。这也是上世纪实行后的“独生一代”,即“80后”和

发布时间:2023-09-15
评论(13)

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年的,“有很多人因为要生二胎,所以来到香港,也有一些人是计划好要生两个孩子,所以干脆都生在香港,身份处理更加方便”。 在“双非”家庭中,除了为孩子升学或出国方便而提前筹谋的

热评:

芝加哥派信徒(江西)25天9小时59分3秒前
这个身份机会确实更多
财新网友AmFGWC(广东)25天15小时51分23秒前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为了孩子。每天过深圳口岸上下学是苦一点,但跟内地无意义的超负荷课业,终日画地为牢呆在那不到一方的书桌前超10年相比,这种辛苦是值得的。
BOOoL(陕西)8分49秒前
不可思议的双非儿童。
发布时间:2023-07-26
评论(1)

股权投资负责人郑力元对财新解释,在血液肿瘤领域,陆道培医疗不仅是中国第一,而且是全球第一的私立医院集团。这与中国的有关,白血病的治疗需要非常细分、专业化的骨髓移植、干细胞治疗和CAR-T治

热评:

初晴雨后(福建)82天5小时57分50秒前
亚投行在该基金中投资额为9000亿美元?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0)

,怕买在高点上。 “千万不要以为放开以后房价会暴涨。”前述资深政策人士称,就像调整时担心每家都要生四五个一样,实际放开后发现都不愿意生。“如果某个地方放开后房价猛涨,可以先搞房地产税试点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26)

后房价会暴涨。”前述资深政策人士称,就像调整时担心每家都要生四五个一样,实际放开后发现都不愿意生。“如果某个地方放开后房价猛涨,可以先搞房地产税试点。” 楼继伟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

热评:

bachmenm(上海)85天6小时59分30秒前
先去看一下宏观经济学里总需求的概念是什么再来发表评论吧,学一学IS-LM和AS-AD模型到底是个啥,看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怎么影响总需求的。承认自己无知并不丢人。
老毛608(江西)87天6小时3分23秒前
就离谱,这么低的贷款利率国企完全可以当二道贩子贷款甚至直接存钱
老毛608(江西)87天6小时4分24秒前
民营企业不会奢望短期内可以跟国企完全平等的竞争,如果有一些措施能让民企看到差距在缩小、准入在提高,并且得到了法律保护,信心自然也会增强。
发布时间:2023-07-12
评论(2)

照护。一般观念认为农村的生育率要高于城市,大多数省份的农村也长期实施“一孩半”的,因此,从理论上看,农村老人身边的子女数量会更多。 在2000年时,这种判断确实是成立的。从人口普查数据看

热评:

子洋 Eric(北京)64天9小时3分54秒前
"中国养老问题的解决只能靠自己",振聋发聩
Sn Leopard(新疆)88天23小时15分55秒前
目前看到的该主题最为透彻的一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3-06-28
评论(2)

子传遍网络:“看完《消失的她》,远离男人;看完《我爱你》,别生孩子;看完《八角笼》,养不起孩子。今年电影主打一个不婚不育。” 的“溢出效应” 生育问题最大的难题是,只要有一部分人决定少生

热评:

陈捷Jane(四川)111天9小时45分54秒前
仍然双脚离地
财新网友k6OF0x(江苏)111天10小时29分34秒前
享乐主义是本性。既然大家都认可消费是良方,那生孩子是消费吗?
发布时间:2023-06-25
评论(2)

于城市,大多数省区的农村也长期实施“一孩半”的,因此,理论上看,农村老人身边的子女数量会更多。 在2000年时,这种判断确实是成立的。从人口普查数据看,户内只有1个65岁及以上老人的时候

热评:

财新网友Hhjnec(广东)113天14小时14分15秒前
什么事情都知道,但是否紧急,是否重要就不清楚
灰色虫虫(北京)114天10小时27分42秒前
所以他们到底知道这些事情吗
发布时间:2023-06-09
评论(2)

2000万以上的人口增长,其中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孩子成年后生育行为带来了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然而,在前两次婴儿潮人口过了生育年龄的情况下,第三次婴儿潮在的影响下并没有带来再一次的生育高峰,中国的

热评:

dkw1240(江苏)125天14小时59分25秒前
推导出的,过于乐观,2040年人口大概率不会这么多
苗建(北京)130天7小时26分55秒前
要解决年轻工薪阶层在大城市住有所居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