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经济企稳

经济企稳

一周评论精选(2023.10.9-10.13)

全解读 专栏丨张志洲:资产缩水对信心的影响很大 今年说好的复苏迟迟不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特别防止对政策空间和能力质疑的负面预期自我强化,形成负反馈。 专栏丨当下一轮大流行病来临,我们准备好

发布时间:2023-10-12
评论(3)

成。但是,今年说好的复苏迟迟不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特别防止对政策空间和能力质疑的负面预期自我强化,形成负反馈。 短期内,促进...

热评:

财新网友ExUkuM(中国香港)20小时13分57秒前
提振信心
fishJ9o(广东)3天19小时44分5秒前
我的勤奋,铸成了你的资产,我越勤奋,你的资产越多。 但明显市场是符合边际递减原则的,劳动报酬越少供给自然会减少或者停止增长。 资产其实也是要依赖于我的勤奋和收入的,现在增长也到边际极限了。 现在你出来说资产缩水会影响信心吗?还要我继续勤奋包你的资产增值吗?
网友003号(四川)4天15小时14分7秒前
勤奋是吧,那要不你多劝劝人们生娃试试?
发布时间:2023-10-11
评论(1)

【财新数据专稿】近期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出现转好趋势,其中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相比7月的同比下降6.7%,增速大幅提升23.9个百分点,是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9

热评:

财新网友HLwWbr(中国香港)20小时17分12秒前
政策稳定
发布时间:2023-10-07
评论(1)

距离7月政治局会议已经过去了2个多月时间,期间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近期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和9月制造业PMI已经初步显示的信号,但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和上行轨迹依然有待确认。因此,投资者在

热评:

财新网友bkw8uU(上海)9天22小时53分37秒前
地产周期红利已在疫情前已发出警报信号,为什么还要编制一个无法落地的GDP增量目标?地方债危机、房地产债务危机都是由此形成的“调整”结果。
发布时间:2023-09-28
评论(0)

融最主要推动力;9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仍较大,将拉动基建投资,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推动。如果9月数据继续向好,那么四季度很可能会像一季度那样,经济会有较好的表现。目前我们仍然要坚持宏观经济逆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15
评论(14)

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下阶段,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加快已出台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目前推动回升的主要动力包括需求回暖、预期改善和价格回

热评:

ssuuuu(广东)27天18小时39分26秒前
低风险空转起飞,数据再不拉升怎么交代
财新网友89S(北京)57分23秒前
倒数第三段,“尽管8月宏观基本面呈回暖趋势,按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提醒”,这里的“按”应该是“但”吧?
TnTom(河北)30天5小时38分4秒前
食物在塑料袋里,是不正经的餐馆,还是自带食物只为消暑?
发布时间:2023-09-15
评论(1)

【财新网】7月以来,虽然数据还未验证中国回升,但顺周期的大宗商品价格却率先触底反弹。 如本文配图所示,截至9月8日,南华商品指数目前已经创下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录得2555.88,较5月26

热评:

财新网友ERSoe6(广东)32天2小时49分44秒前
实际增长底部应该已经形成。
发布时间:2023-09-14
评论(1)

的2830亿元。 中国回升仍需政策支持。从8月已公布的PMI、出口及信贷数据看,政策持续支持之下,中国经济出现回稳向上的积极苗头。然而,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房地产领域和民企投资意愿均有

热评:

ssuuuu(广东)32天2小时37分0秒前
资金成本高不是因为低风险做多了吗?
发布时间:2023-09-12
评论(1)

和“地量”交易延续下,价值风格可能延长,切换节奏放缓,切换时机为国内以及美债利率见顶回落等分母端信号落地。 从近期的基本面数据来看,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小幅回升,进出口和物价数据也有一定的改

热评:

sunshine9199(西藏)29天13小时40分26秒前
房地产开发公司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