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经济史

经济史

专栏|产业政策回潮

况下,新技术开发者也可能无法获得所有回报。 在实证方面,最近的研究为产业政策在19世纪促进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叙述。严谨的研究发现,在美国联邦拨款取消后,地方机构比如田纳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11)

丁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劳动经济学、性别经济学等领域。她关于女性追求事业的历史、避孕药对女性职业和婚姻决策的影响等研究,在经济学界广为人所知。 2020年,由于对劳动经济学的贡献,尤其对女性就业

热评:

财新网友RNL92h(中国香港)8小时55分21秒前
不知所云之创新
财新网友RNL92h(中国香港)8小时56分1秒前
女学者
Icescream(中国台湾)13小时52分26秒前
咱的西方?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0)

、劳动经济学、性别经济学等领域。她关于女性追求事业的历史、避孕药对女性职业和婚姻决策的影响等研究,在经济学界广为人所知。 2020年,由于对劳动经济学的贡献,尤其对女性就业和性别收入差距的分析

热评:

发布时间:2023-10-10
评论(0)

哥大学教授加里·贝克尔就对它进行了模型化的理论分析。而作为1993年诺贝尔奖得主,学家罗伯特·福格尔的学生,戈尔丁的主要贡献在于广泛运用和当代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女性和男性在劳动力市场

热评:

发布时间:2023-10-10
评论(2)

尔丁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她曾担任过美国学会会长(1999-2000)、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92)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 戈尔丁的研究主要集

热评:

子洋 Eric(北京)5天19小时45分34秒前
作为个人来讲,选择职业的时候也得注意哪些行业女性较多,可能会导致薪酬较低。 —————————— Goldin的理论主要基于以下观察:当一个领域或职业开始吸引更多女性参与时,通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薪酬压缩:随着女性进入特定行业,该行业的平均薪酬往往会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女性通常进入收入较低的职位,或者在同一职位上获得的薪酬相对较低。 职业分割:女性在特定行业中的集中可能导致职业分割,即女性更多地从事某些职位或部门,而男性则更多地从事其他职位或部门。这种职业分割可能导致女性的晋升机会有限,限制了她们在职业层面的发展。 社会认知偏见:女性进入某些行业后,这些行业的社会认知和地位可能会下降。这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劳动的贬低和对男性劳动的高估,进而影响了报酬和职业发展的平等。
言声乐(北京)5天20小时12分16秒前
克劳迪娅·戈尔丁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
发布时间:2023-10-09
评论(1)

位女性。图:诺贝尔奖官网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现场,屏幕上显示着获奖者的照片。图:视觉中国 戈尔丁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教育、性别差异、女性和家庭在经

热评:

Gwen_F(浙江)4天22小时6分26秒前
厉害
发布时间:2023-10-09
评论(3)

。2018年—2022年诺奖经济学奖得主均为多位,今年戈尔丁独享次此奖,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较2022年增加100万瑞典克朗。 戈尔丁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教育、性别差异、女性和家庭在经济

热评:

财新网友OaMv7C(江西)4天21小时51分41秒前
看着就很难改变,窒息。
阿白NpX(广东)5天20小时15分1秒前
按照诺奖得主的研究,我想到一个错误但有趣的观点:假设没有哺育后代和照顾家庭的需求,男女就可以实现职场上的绝对平等。那么未来社会就可能有一种方向:全民同性,社会有特别的机构抚育后代。又想到《三体》第三部描述的未来社会的人类就是类似同性的,新人类都是女性。就此我觉得在争取平衡的同时,也是一种不平衡的出现啊。
Leondoge(瑞典)6天8小时18分31秒前
经济学的研究地域性太强,对欧美的研究语境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欧美尽量做到了排除性别歧视在就业中的干扰,但国内的就业文化依旧会使女性的生育行为对其职业生涯构成威胁。不同的人均GDP,其经济形态显然是有着较大区别的。
发布时间:2023-09-27
评论(62)

小林庆一郎(2004) https://www.rieti.go.jp/cn/papers/contribution/kobayashi/20.html *11 野口悠纪雄《战后日本——从喧嚣到

热评:

XIAnBr(上海)2天16小时14分20秒前
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获得的教训就是从未吸取仼何教训,历史会不断的重演。再来一次依然会走老路!
ghostday(陕西)7天23小时23分0秒前
作者属于供给学派,改革着眼点由资本拉动转向技术驱动,提出观点与辜不同的,逻辑自洽,焦点问题是拉动经济的长期变量,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堵点所在,经济变革推动力来自于体制变革,根子在这里
Arthurzhou123456(北京)8天19小时58分7秒前
许教授分析得不错,但立论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如果按照劳动力人口人均GDP增长来看,日本这30年增长并不比美国差。所以日本经济停滞究竟是许教授说的创新和研发不足还是因为劳动力人口迅速衰减呢?似乎不能立刻排除后者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9-13
评论(3)

终是n>0(n为人口增长率)。例如,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在其著作《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说道(第129页):“正是人口增长才是数千年来影响冲突与调整形势的最深刻的基本因素”。 在人口正增长时代

热评:

财新网友eeP9ACPxs(北京)24天22小时20分33秒前
市场环境能谈超越吗
游侠行天下(北京)27天13小时18分52秒前
就最后两段有价值
A008(河南)32天14小时19分41秒前
成本转嫁论……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