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

能源内参|乘联会秘书长:碳酸锂价格将大跌;招商南油:预计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贸易额增45%
财经早知道:年内第二次降准0.25个百分点 预计释放5000亿元中长期资金

、农产品、中高端消费品、黄金珠宝、医药产品及交通工具等7类商品进口,共提出26项具体工作举措和5项保障措施,着力推动稳规模、优结构、提质量,促进“产供销、内外贸、上下游”一体化发展。(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23-07-28
评论(0)

种优惠政策显效,吸引外资加速流至美国。 其二,特征同样指向美国制造业“回流”。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长期耦合关系,两者的变化方向通常是一致的,因而贸易结构可以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8)

行业内有传言称,欧洲可能会考虑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倾销调查。7月4日,上汽集团宣布将在欧洲选址建设工厂,或是应对措施之一。前述咨询公司高层人士称,在汽车工业强国,单纯不受欢迎。考虑到长远发展

热评:

minjie22(上海)73天3小时37分44秒前
已经有澳大利亚、英国这些发达国家了,不错
财新网友UKRAgs(北京)81天23小时37分44秒前
如何借鉴日韩经验,实现“抱团出海”,而非恶意竞争。
汗世者(中国)2秒前
电动车电池目前确实有优势,但是供应链再往上目前是自主可控吗?恐怕并非如此。另外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是氢能的,这块攻克了再来吹也不迟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0)

一。前述咨询公司高层人士称,在汽车工业强国,单纯不受欢迎。考虑到长远发展,企业在当地建厂、创造就业,是通行方式。 安联研究给欧洲决策者提出建议,像美国20世纪70年代应对日本汽车威胁那样,“竞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31
评论(14)

贸区建有保税仓库。 迈科集团在房地产行业的大手笔投入很大程度上依靠其铜贸易为基础的贷款资金。能否盈利与国内外铜价差有关,这意味着每年仅有几个月国内进口铜窗口会打开。两名与迈科集团打过交道的贸易

热评:

kekoukele123(北京)173天22小时2分4秒前
因疫情封控原因,货物卡在港口无法卸货,导致资金链断裂…..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Gustav4061(陕西)257天21小时35分56秒前
玩的是海航的套路,十个锅七个盖,这种玩法早晚出事。
南极直立熊(北京)1分33秒前
这些奇怪的反商业逻辑的事情,你读到最后一定会出现-国有银行,国有企业。 我都会总结规律了。
发布时间:2023-01-09
评论(3)

额增45% 招商南油官微1月8日发布文章中称,2022年,预计中国原油进口量5.02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2%,连续第二年下滑。但国际油价高位波动,2022年预计原油额3650亿美元,同比

热评:

EVENMALL(湖北)280天18小时30分58秒前
进口合99美元一桶。
EVENMALL(湖北)280天18小时31分14秒前
2022年,预计中国原油进口量5.02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2%,连续第二年下滑。但国际油价高位波动,2022年预计原油进口贸易额3650亿美元,同比增加45%。合99美元一桶。
不知道打死我也不说(北京)281天4小时14分44秒前
新能源开始内卷厮杀?从特斯拉降价开始
发布时间:2022-12-30
评论(2)

贸商一部分走其他口岸,一部分从海运出货,大部分企业都关停了。” 一名从事农产品商告诉财新,姐告口岸关闭后,他转为从临沧口岸进口。但临沧口岸太小容易拥堵,加之口岸经常调整防疫政策,清关速度变慢

热评:

财新网友MdR97C(哈萨克斯坦)290天18小时59分40秒前
吃饭砸锅,令人不齿。新冠肺炎疫情完全结束前,中俄之间陆路口岸的旅客检查功能绝不会再开启。
财新网友Ky0qvR(上海)290天21小时33分45秒前
往来
发布时间:2022-12-03
评论(0)

中国总量的比重仅为3至5个百分点。从海关数据看,无论体量还是增长,跨境进口电商大约从2021年开始陷入增长停滞,当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2万亿元,增长18.6%,但其中出口1.39万亿元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2-03
评论(4)

总结跨境电商行业的困境。 跨境进口电商在中国总量的比重仅为3至5个百分点。从海关数据看,无论体量还是增长,跨境进口电商大约从2021年开始陷入增长停滞,当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2万亿元,增

热评:

不知道打死我也不说(北京)27秒前
国内国外标准一样
大成 Dentons|盛锋 Stephen(上海)314天4小时15分47秒前
期待防疫政策调整,汇率,税费,物流,通关成本的合理调整
卡尔海因茨(山东)315天3小时27分54秒前
跨境出口与进口电商的不同境遇,也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有关:中国出口品多以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的工业制成品为主,本身技术实力不高,消费场景多是小额高频,天然适合B2C或C2C电商模式;而中国进口品则多以粮食及资源型大宗商品、高附加值装备、高精尖设备等为主,面向终端的消费品局限于保健品、化妆品等少数高端品类,以B2B为主,对电商综合平台的需求天然较低。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