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今年货币政策

今年货币政策

为什么下半年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简单来说,大概率下半年还有一次降息。 现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持续推进,大行以及商业银行都在持续调整存款的挂牌利率,所以也为政策利率的调降打下了基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的主要侧重点。因

发布时间:2023-06-29
评论(1)

修复。实际上较为谨慎,直到6月份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MLF)才调降10BP,无论是幅度还是速度都不及我们预期。1-5月份来看,地产投资累计同比-7.2%、地产成交面积累计同比-0.9

热评:

细雨绵绵(上海)110天18小时29分59秒前
纵有风高浪急,自有舵手领航,身在新时代,就偷着乐吧
发布时间:2023-03-25
评论(2)

。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由于我国经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时期已过,总量政策会相对克制,更加强调通过结构性政策来实现“精准”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

热评:

千万小心(四川)205天12小时11分26秒前
以及连贯性
叶展侠(贵州)206天14小时57分58秒前
债务太庞大 很多财政能力差的 已经10锅8盖了
发布时间:2023-03-23
评论(0)

的前提下,联储不会轻易转向,这也是鲍威尔坚持降息不在基准假设之内的原因之一。 通胀压力仍大,美国或加快进入”滞胀”阶段 尽管现有的市场数据和先行指标未能反映美国金融市场整体当前存在较大的流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20
评论(0)

为,两会后市场将对经济复苏取得共识,增量资金会陆续进场。但也有机构认为,将回归常态,对市场“活水”的注入并不乐观。 宋劲指出,今年市场资金面的整体预期较为中性。从国内货币政策来看,3%通胀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27
评论(0)

城和9城),但显著好于此前1年。 向前看,“可持续支持”可能成为演进的主线,具体来看: 1.在债务方面,货币与财政的协同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政策性银行作为重要的准财政扩张渠道,其负债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05
评论(0)

仍存有担忧,但中国进一步支持房地产政策的预期、疫情高峰后消费复苏、互联网监管缓和,以及香港和大陆通关在即均成为投资者买入中国股票的理由。中国央行在最新的年度会议中表示,将精准有力,推动经济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3-22
评论(0)

速提升了对美联储紧缩力度的预期,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加剧四十年来最快的消费价格上涨势头。 上述言论强化了他在上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后传达的信息,推动大部分收益率升至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3-17
评论(0)

100点以上;但年中及下半年,若美国通胀开始缓和、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元指数有可能震荡回调。此外,英国央行、欧央行等其他央行的大方向均趋于紧缩(即使节奏有快有慢),这也意味着美元指数上行的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