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金融监管谋变

金融监管谋变

安联保险CEO:下一场金融危机可能来自影子银行

,将办公室落在了央行;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说明,金融监管的改革选择了成本最小的方案(见《财新周刊》2018年第7期封面报道“”、2018年第11期封面报道“金融监管:最小成本改革

发布时间:2018-05-22
评论(0)

”)■ [财新传媒新近在微信平台推出实验性单品“我闻”/“金融人·事”,对金融圈有更多垂直报道。可点此订阅。]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4-14
评论(0)

见本刊2018年第7期封面报道“”)。 财新近年来调查的安邦集团、恒丰银行,以及市场上拥有无数金融牌照的“明天系”,均存在类似问题。 目前,监管层显然心意已定,落实之举也势在必行。原银证保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4-14
评论(0)

”有所抬头,“灰色”资金通过有限合伙、信托、资管产品等方式层层嵌套、曲线违规入股证券公司,其形式更加隐蔽。 本刊2018年第7期封面报道“” 原银证保三方监管机构分别出台相关措施,规范金融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3-23
评论(0)

文件内容意味着,一是银行应该将资管业务剥离出来,独立运营,以保证风险隔离,这类似于银监会所一直提倡的“异业子公司”模式(见《财新周刊》2018年第7期封面报道《》);二是为了隔断关联交易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3-14
评论(0)

”) “会里气氛肃然”,“但凡合并就吃亏。”一位曾经的银监会官员如此总结。 对银监会而言,一位银监会人士对财新记者说,“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对于银监会而言,合并并没有扩大银监会的职权范围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3-13
评论(0)

的时间。(见《财新周刊》封面报道“”)■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3-10
评论(0)

,答案或将在全国两会后揭晓(相关报道详见本刊2018年第7期封面报道“”)。 “中国的混业经营,是以综合经营的名义,大搞监管套利、庞氏骗局、利益输送。”前述接近权威的监管人士说,“综合经营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3-10
评论(0)

统一的功能监管势在必行,答案或将在全国两会后揭晓(相关报道详见本刊2018年第7期封面报道“”)。 “中国的混业经营,是以综合经营的名义,大搞监管套利、庞氏骗局、利益输送。”前述接近权威的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