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籍制度改革

籍制度改革

汪涛:聚焦中国经济最受关注的八大问题

长潜力。为应对人口挑战,政府在出台提高出生率的相关政策外,还可以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养老金制度,并提升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户及加大对医保、社保等公共领域的支出有助于

发布时间:2023-09-01
评论(0)

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符合经济规律自由流动方面,需要户和“人的城市化”加快推进。 五、重振信心。2021年开启的监管重置以及疫情削弱了民营经济活力。中央深改委已经通过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02
评论(0)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高质量推进户的通知,其中提到,杭州市城区要取消落户名额限制,精简积分项目,确保居住年限和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分数占积分的主要比例。其他城镇地区要降低居住年限要求,简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25
评论(1)

异。第二,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必需的。仅有价格机制而没有生产要素的流动,没有办法保障“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实现。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户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来形成用脚投票机制,能够对无法通过市

热评:

网友003号(中国)84天16小时24分36秒前
总结,天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发布时间:2023-07-21
评论(0)

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术工人技能水平,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分配政策。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挖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潜力。持续深化户,使更多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29
评论(14)

建设的特别国债,根据城市实际建成区户籍人口、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缴纳人口的增加来分配资金,并向人口流入的大城市倾斜,以此来撬动户、保障房投资和城市基建投资。中央政府可以用这笔资金,以一定比例去配

热评:

胡说八道乱弹琴(重庆)25秒前
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什么?臃肿虚胖,大而不强。核心的症结就在于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科技创新对中国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这些问题是时代的呼唤
不定项选择(河南)108天18小时27分49秒前
相比较陆老师的建议,政策需要跟进和突破的太多
鸡腿是个干大事的人(山东)109天8小时18分9秒前
陆挺的分析对策是辜朝明对中国建议的细化 野村对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研究值得我们思考毕竟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的开山始祖
发布时间:2023-06-26
评论(1)

力更强,为重大结构性改革的推出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因此政府应该继续维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适时推出重大结构性改革,例如户、房地产制度改革、金融财税制度改革以及国有企

热评:

TnTom(北京)113天18小时1分55秒前
分析的很妙
发布时间:2023-06-21
评论(3)

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三条方针,采取更具针对性措施。 (一)深化户籍改革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深化户,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允许

热评:

回来了(荷兰)118天18小时18分53秒前
专栏更新频率很高,但探讨问题不甚深刻,譬如人口年龄结构与购房数量的迁移数据甚至没有图...大多数读者可能青睐从有横向有纵向对比的视角解读经济运行——其实倒可以不用这么在乎即时性。
财新网友EpEzJr(北京)118天20小时14分18秒前
不能说真话可以选择不说
冷静的狮子(辽宁)118天20小时29分9秒前
在房地产市场总体从新房市场成交主导切换进入后二手房成交为主导的新阶段,只考虑新房市场的调控政策“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做法,都已经无法产生预期效果。现在支持地产政策的最好方式是深化改革:市场出清+现房销售,让一部分竞争落败的地产公司有序退出市场,同时逐步推动新房现房销售以短时间降低市场供给,既降低了金融杠杆又进行了供给侧改革,促使房地产市场进入尽快一个新的供求平衡,进而达到稳定目标。
发布时间:2023-06-09
评论(0)

专栏|梁建章:中国的高房价困境 过去中国的住宅供应没有跟上人口流动的形势,应该让供地指标跟着人口流动走。进一步深化推进户,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限制,不让公共福利成为人口流动的障碍。 专栏|徐

热评: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