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和降低居民储蓄率两方面努力。 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中国的总负债率(总负债/GDP)在2022年底时约为297%,跟日本1992年的水平差不多,但远高于美国(186%)、法国(175%)和德国
让消费真正带动整体经济增长,则要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和降低居民储蓄率两方面努力。 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中国的总负债率(总负债/GDP)在2022年底时约为297%,跟日本1992年的水平差
热评:
乐观那么简单。中国耐用品消费率和私人部门投资率都远不及此前水平、居民储蓄率飙升,都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些趋势都与市场主体的长期经济决策相关,居民和企业越来越担心资产损失,优先考虑短期流动性而不是投资
认定中国投资率就应该处于高位,那这是对宏观经济的静态思维。居民储蓄是国民储蓄的主要部分,在短周期内,居民储蓄率由凯恩斯消费理论和费雪跨期消费理论决定,当实际利率较低且未来通胀预期较高时,居民愿意减少当
。 “超额储蓄”因何未释放 去年底市场关于“释放超额储蓄、带动消费强劲增长”的期待没有在今年上半年如期兑现。 居民储蓄率仅小幅下降,仍远高于疫情前。统计局的住户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居民 热评: 财新网友uLNQEy(山东)103天23小时4分24秒前 这纯粹是为了论证结论找理由 mcjacky(广东)111天14小时36分32秒前 资金流量表中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增速在疫情前(2014-2019)均值为8.8%,疫情后(2020-2022)为6.4%,增速相当于疫情前的七成左右。很难想象这两个数据是可靠的。如果这三年收入增速达到 6.4%,民众消费不可能还不如疫情前。 mcjacky(广东)111天14小时38分40秒前 从收入总量来看,中国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的60%左右。这个数据是正确的吗?
年我国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相对于正常增长趋势显著下降,量级约在6万亿元左右:一方面,2022年居民储蓄率上升,对应消费需求净减少了1.4万亿元;另一方面,私人企业部门投资需求显著下降,规模或至少为
率来衡量国内储蓄情况。国民储蓄率,即居民、机构企业部门和公共储蓄/赤字三者之和与GDP之比,反映了国家总体储蓄水平。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主要反映了家庭居民部门的储蓄水平。以中国情况
来,全球经济金融动荡源和风险点仍在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潜在风险隐患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仍然较强,居民储蓄率高,微观基础充满活力,重要金融机构运行稳健,宏观政策工具充足,监管体
4.5%反弹至同比增长4%。尽管如此,一季度居民储蓄率仅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仍高于2019年一季度的疫情前水平3个百分点,表明消费者情绪仍较为谨慎。 一季度房地产活动反弹。3月房地产销售从1-2月同比
图片
视频
让消费真正带动整体经济增长,则要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和降低居民储蓄率两方面努力。 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中国的总负债率(总负债/GDP)在2022年底时约为297%,跟日本1992年的水平差
热评:
乐观那么简单。中国耐用品消费率和私人部门投资率都远不及此前水平、居民储蓄率飙升,都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些趋势都与市场主体的长期经济决策相关,居民和企业越来越担心资产损失,优先考虑短期流动性而不是投资
热评:
认定中国投资率就应该处于高位,那这是对宏观经济的静态思维。居民储蓄是国民储蓄的主要部分,在短周期内,居民储蓄率由凯恩斯消费理论和费雪跨期消费理论决定,当实际利率较低且未来通胀预期较高时,居民愿意减少当
热评:
。 “超额储蓄”因何未释放 去年底市场关于“释放超额储蓄、带动消费强劲增长”的期待没有在今年上半年如期兑现。 居民储蓄率仅小幅下降,仍远高于疫情前。统计局的住户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居民

-
财新网友uLNQEy(山东)103天23小时4分24秒前
这纯粹是为了论证结论找理由

-
mcjacky(广东)111天14小时36分32秒前
资金流量表中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增速在疫情前(2014-2019)均值为8.8%,疫情后(2020-2022)为6.4%,增速相当于疫情前的七成左右。很难想象这两个数据是可靠的。如果这三年收入增速达到 6.4%,民众消费不可能还不如疫情前。

-
mcjacky(广东)111天14小时38分40秒前
从收入总量来看,中国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的60%左右。这个数据是正确的吗?
热评:
年我国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相对于正常增长趋势显著下降,量级约在6万亿元左右:一方面,2022年居民储蓄率上升,对应消费需求净减少了1.4万亿元;另一方面,私人企业部门投资需求显著下降,规模或至少为
热评:
率来衡量国内储蓄情况。国民储蓄率,即居民、机构企业部门和公共储蓄/赤字三者之和与GDP之比,反映了国家总体储蓄水平。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主要反映了家庭居民部门的储蓄水平。以中国情况
热评:
来,全球经济金融动荡源和风险点仍在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潜在风险隐患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仍然较强,居民储蓄率高,微观基础充满活力,重要金融机构运行稳健,宏观政策工具充足,监管体
热评:
4.5%反弹至同比增长4%。尽管如此,一季度居民储蓄率仅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仍高于2019年一季度的疫情前水平3个百分点,表明消费者情绪仍较为谨慎。 一季度房地产活动反弹。3月房地产销售从1-2月同比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