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看病贵

看病贵

全国人大代表姜凯丽因公牺牲、张鸿星因病去世

事,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作为自己履职的重点。 现年55岁的张鸿星(1967年8月生)是江西上饶婺源人,毕业于婺源茶叶学校,长期任职江西,历任婺源县副县长、上饶市建设局副局长、上饶市政府副秘书长

发布时间:2023-08-28
评论(13)

改办主任近五年,经历并推动了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该轮医改意在改变公众“看病难、”的情况,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在其推动下,重组后的国家卫计委在

热评:

螃蟹~村童野径(广东)47天19小时5分24秒前
贵州的财政爆炸了,还是要有人负责。
胡启龙(湖南)47天19小时45分8秒前
医疗反腐成果
许少年(上海)47天20小时19分16秒前
财新描述的履历详细,明了,易懂。
发布时间:2023-08-18
评论(19)

,具体实施更须慎之又慎、严格把握,谨防成为过犹不及的“群众运动”。中国在这方面历史教训多多,唯法治才是正途。 善待医生,我们还要看到广大医务人员长期所处的工作环境与社会环境。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待

热评:

renwei5785(浙江)56天11小时12分1秒前
财新的理性声音弥足珍贵!
renwei5785(浙江)56天11小时12分44秒前
看到公民两个字很感动!中国尤其需要的是理性声音,我们的运动太多,哪里出事就运动式执法,却就是建立不起来长效机制,悲叹!
chinawall(北京)56天11小时22分37秒前
所有人,都需要尊重。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5)

——医生助理。北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制度限制。比如购买抗生素需要医生处方,而医生收费动辄几百。为了降低成本,保险公司逐渐把一些简单服务下放给医生助理,力图使其取代家庭医生。医生助理如今供不应求

热评:

财新网友4gjr82(广东)58天13小时36分37秒前
论一个文科生的理科思维...
下班不忘买菜(日本)59天22小时43分14秒前
清末的洋学堂里把物理化学都叫格致(格物致知)。 by 鲁迅
Little Bone(山西)60天11小时41分41秒前
这个要给稿费是吧。看来写作还是主业。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6)

“看病难、”的幕后推手之一。在梳理了3546起案件,并与17位关键信息提供者访谈后,前文所述傅虹桥等人的研究得出结论——医生经济压力和缺乏有效监管是导致腐败行为的两个主要原因。 个人腐败行为的动因

热评:

Pinglun(北京)64天13小时55分58秒前
汪丁丁评论:最新一期「财新周刊」重要文章很多。社论至关重要,医改的产权经济学要义,写在封面标题下面,我用黄笔标出。我在「情理与正义」自序结尾处写过:稳态社会的经济学基本问题是“万事万物如何定价”,转型期社会的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存量如何定价”,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基本问题是“潜在交换机会如何实现”。医疗服务如何定价,在当代中国,同时涉及上列三种基本问题。不要忘记,二十多年前,我论证过,市场不能为老人和孩子定价,市场只能为劳动力定价。所以,在医疗服务与教育服务领域,我们不应盲目相信“市场”。当然,鉴于腐败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我们也不应盲目相信“政府”。我们常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以往“摸着石头”能淌水过河,在深水区呢?医改与教改,考验中国人的智慧。
vitaminkid(浙江)64天16小时52分11秒前
一时封圣戴最高的帽,一时猎巫背最黑的锅。
财新网友a4QSlw(广西)64天16小时58分36秒前
院长、主任是猎物,医药啇是猎犬,相互依存。
发布时间:2023-08-11
评论(62)

卫生领域都是腐败的“重灾区”,成为当前社会“看病难、”的幕后推手之一。在梳理了3546起案件,并与17位关键信息提供者访谈后,前文所述傅虹桥等人的研究得出结论——医生经济压力和缺乏有效监管是导致

热评:

财新网友RnPxSs(陕西)12天9小时48分39秒前
医疗反腐要循序渐进,中国的医生太辛苦了
柳彦涛(河南)14天21小时51分54秒前
如果你能接受以前的医疗水平和死亡率,你大可以不去医院看病,还去卫生室。
言声乐(山东)15天3小时37分15秒前
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让医生通过劳动获得体面的报酬…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4)

屡遭“”诟病,患者整体利用率偏低。虽然门诊总量不低,但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9年发布的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一篇论文显示,2016年全球门诊利用率为人均5.42次,中国仅为5.17

热评:

Little Bone(山西)85天13小时30分38秒前
医疗也需要反特权。
财新网友q2gMV1X70(江苏)85天19小时55分41秒前
只有财新
财新网友0Umh9R(上海)85天20小时23分1秒前
许多效果好的原研药医院不进了,自费也没法用上。
发布时间:2023-07-21
评论(19)

版”的日常保健或慢病治疗。 门诊是解决常见小病的医疗场所,近年来却屡遭“”诟病,患者整体利用率偏低。虽然门诊总量不低,但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9年发布的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一篇论

热评:

回来了(山东)85天7小时22分36秒前
"反复权衡后,最终的选择是将其一半左右并入统筹基金,扩大互助共济功能" ——个健康职工缴存的部分(以年轻人为主),本来应作为个人的医疗资金,但现在却几乎全部被划拨给统筹,用于当前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的支付。那么30年后,今天的年轻人变老,不再健康,谁来给他们提供医疗开支呢?
财新网友gRVx6s(北京)31天10小时2分51秒前
那时候的年轻人啊
ghostday(陕西)73天13小时28分52秒前
把公费医疗那部分人与企业职工社保均等化,不要再人为掏空医保基金。医保基金是全民资产,既要为现在退休人员考虑,更为重要的是可持续性,下一代人医保怎么办?起付线一定要有,道德风险不要演变为公地悲剧
魏有文(湖南)79天13小时48分17秒前
人口下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就应该多多筹谋;医保改革这事不管怎么说本质还是年轻人为老人买单,钱要花,但是怎么花应该让人监督,要防止地方保护主义,那些喜欢吸血的城市要多出。
发布时间:2023-06-26
评论(0)

、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问题。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动态调整优化目录 (一)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以满足疾病防治基本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