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康菲漏油

康菲漏油

谁将为天津港爆炸事故买单?

题。进一步地,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肇事企业赔得起,一种是肇事企业赔不起的。前一种情况的典型事件是 2011年发生的事件,责任方康菲中国公司由于财力雄厚,有承担能力,前后共付出数百亿元的赔偿

发布时间:2015-08-08
评论(0)

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通海水域污染损害责任纠纷案“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本院决定立案审理”。立案时间为7月22日。   另一代理律师王海军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是自2011年事件至今,天津渔民维权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1-24
评论(0)

的罚款。譬如,2011年的事故致840平方公里海域水质遭受污染,对周边海域也造成了严重危害,但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0条,最高只可处罚20万元,这对康菲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根本无法发挥惩戒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8-04
评论(0)

师向一中院提起对国家海洋局的诉讼。律师称,一中院已对诉讼作了登记,并将于近日约谈国家海洋局后,再作出是否立案决定。 事件 2011年6月4日和17日,位于渤海海域的蓬莱19-3油田先后发生两起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3-01
评论(0)

达500亿元人民币,此后更有海外消息称其投资额将在80-90亿美元之间。中科炼化项目投产后,用工规模为2000人,预计每年创造近800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80亿元的税收。但这几年从大连石化爆炸和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2-20
评论(0)

解就意味着权利的妥协,意味着对权利人部分权益的放弃,以换取一个确定的赔偿。由于检察机关只是作为一个代表去参与诉讼,自己并不拥有处分权,在类似问题上,就会面临权利和程序上的瑕疵。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1-30
评论(0)

容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等负外部性。正因为如此,一些极其严重的污染事件,在经过象征性的惩罚后,便不了了之。 低廉的违法成本,让本就在百般推卸责任的问题企业更加藐视处罚。事件中肇事方的傲慢,让索赔者走

热评:

发布时间:2011-12-28
评论(0)

洋彼岸另一起漏油事件的曝光,令旷日持久的渤海事件再度刺激国人敏感神经。2011年11月21日,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公司因在巴西海域的油井发生原油泄漏,被巴西环境与可再生自然资源协会处以5000万

热评:

发布时间:2011-09-07
评论(0)

事务所律师贾方义向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检察院和国家海洋局分别递交公开信,要求国家海洋局向刑事司法机关对康菲公司提出控告,启动刑事司法调查程序。 第二天,即9月6日,贾方义又在北京举行“事故刑事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