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

发布时间:2023-08-08
评论(0)

。园区内110家公司和合作伙伴参加市集,提供超过180项创新产品给大家选购,全部都是本地发明、本地设计及本地制造。希望大家踊跃参与,体验科技应用的乐趣,同时支持本港的创科企业。 “...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26
评论(0)

下,智能芯片、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科技股依然值得期待,以脸书、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为代表的美股市值最高五大科技型公司——FAAMG已经用事实证明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15
评论(19)

中美战略对抗的今天,的论断依旧不过时,美国之所以一直强大的背后是拥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科技实力和聚集全世界...

热评:

财新网友xgK3uO(浙江)119天1小时42分58秒前
作者观点与其某房地产公司融资负责人的身份相符。
惠玲Ling(中国香港)120天3小时42分54秒前
有时候无为而治是最好的解
咕咕虫(广西)123天6小时25分47秒前
振兴科技?以前有个牌友牌技low,十赌九输,于是暗下决心修炼技术。经过多日磨练,胜率逐渐提高到赢多输少。这引起了其中一个玩家的注意,经过多次细心观察,终于有一次逮住了出千的牌友。
发布时间:2023-03-11
评论(86)

。在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日益提高、内外部科技“脱钩”愈加严重的背景下,各界对此次科技机构改革充满期待。

热评:

Pinglun(北京)218天23小时41分27秒前
Chunlin Zhang评论:一旦到达科技前沿,创新的来源说到最后就只能是人的头脑中的idea。这个时候所有人都需要享有自由与开放的空间,而且从儿童时代起就需要培养有自由思考能力的、创造性的头脑。好消息是现在离这一天还有一些时间;坏消息是既然选择了两种制度模式的竞争而非趋同,科技领域一定程度的脱钩就很难避免。
StarlordX(北京)86天11小时15分31秒前
说的很好!
财新网友taWouI(山东)171天4小时44分4秒前
“离开充溢着学术自由与开放精神的体制机制,再多的投入也难以持续取得彪炳世界科技史册的成果。”说的好啊
a0x0(四川)214天7小时29分25秒前
文化是科技的土壤
发布时间:2022-11-17
评论(0)

科技迭代仍然非常快,此轮科技浪潮的高潮还没有过去,新理念、新模式、新应用包括区块链、元宇宙、web3等还在路上。所以国家提出创新驱动的战略,提出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1-07
评论(0)

气周期。 第五,升维布局。人类经济社会正加速从线下模式转向线上模式,数字经济正茁壮成长为实体经济的半壁江山,面向星辰大海进行产业升级势在必然,中国在20大报告里强调“...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0-25
评论(0)

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0-21
评论(7)

列出。 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称“、人才是第...

热评:

Daniel5090(四川)269天4小时28分55秒前
过去5-8年,超过50%的银行信贷资源都投向了房地产,有多少资源错配导致目前高房价挤压实体经济、挤压人口等问题?
Brutal(广西)269天8小时28分0秒前
作为普通人,希望那只手不要过多的干预到个体的私生活
财新网友AMfdrf(云南)57秒前
不用平衡政府、民营经济和国企的关系,市场经济本来就是以经济主体自行决策并相互影响的机制。政府的定位就是履行法治,干预外部性就行了。所以能够市场化的国企就应该退出,确实属于公共产品的也并非只国营一条路径。不存在外部性的的领域多一个国企就是对效率以及公平的戕害。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