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

【周末特供】香港学者有望冲击诺奖 他的无创产前检测技术成众多孕妇福音

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首个生命科学奖,2021年获得科学突破奖之生命科学奖,同年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英国生物学科“皇家奖章”的华人得主。2022年9月28日,卢煜明获得“临床医学研究奖”,成为

发布时间:2023-02-25
评论(4)

华人得主。2022年9月28日,卢煜明获得“临床医学研究奖”,成为继诺奖得主屠呦呦之后第二位以中国为研究基地的

热评:

William_Caixin(内网IP)92天23小时56分48秒前
哈喽
聪明的阿辉(上海)94天17小时7分13秒前
内地的学术氛围堪忧
Justin2020(广东)96天16小时8分21秒前
可以开发一个点赞功能吗,对文章的点赞
发布时间:2022-09-30
评论(2)

。 2022年“”出炉 港中大教授卢煜明获奖 诺贝尔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生理学与医学重要奖项“”日前颁布...

热评:

JULY5(北京)242天15小时18分30秒前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陈肖敏(中山)247天14小时30分14秒前
抓回来重判,严重影响中国的国家形象。
发布时间:2022-09-29
评论(0)

【财新网】诺贝尔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生理学与医学重要奖项“”日前颁布。当地时间9月28日,2022年“”...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0-24
评论(0)

、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  哈特尔和霍里奇一同荣获过许多奖项,包括2011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荷兰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家、洛克菲勒大学教授蒂蒂亚·德朗厄(Titia de Lange)是二人获得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0-12
评论(0)

)。这两位研究人员还荣膺拉斯克基金会(Lasker Foundation)颁发的年度奖项(也被一些人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诺贝尔奖委员会更喜欢奖励那些久经考验的研究,而不是最新突破,所以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0-03
评论(0)

”。1983年,81岁高龄的她因为在“可移动遗传元件”上的发现,独享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得诺奖后,记者们包围了正走向冷泉港实验室的McClintock丨图片来源:Courtesy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9-29
评论(0)

视紫红质的发现   导 读   未来一周,2021年诺贝尔奖即将揭晓,刚刚获得的光遗传学,再次成为诺奖热门之选。本文对光遗传学诞生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发现进行了梳理。   撰文|郭晓强(石家庄职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9-27
评论(0)

2021年基础医学奖,获奖人正是赫格曼、迪塞罗斯以及厄斯特黑尔特。因此这3位科学家今年获奖概率较高(补充:由于光遗传学发展过程中多位科学家均做成重要贡献,因此人选方面可能会有些许变化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