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粮食消费

粮食消费

【周末特供】中国人饮食消费结构巨变 食品安全观如何重塑?

食物消费情况,数据显示,口粮(包括谷物、薯类及杂豆)的年人均消费量从1980年的174.8公斤增长到了1990年的202.9公斤,之后缓慢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2021年为197.4公斤。 人均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10)

量下降的另一面,是其他食物消费量的增长。《食物营养报告》显示,40年来,水果、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等年人均消费量分别增长了174.1公斤、56.8公斤、19.3公斤、36.1公斤

热评:

NO ONEvSj(四川)59天19小时6分52秒前
激荡四十年,感谢改革开放让人民吃上饱饭
世纪少年(湖北)59天21小时11分12秒前
人口减少和耕地面积同时减少,遇上灾年,就拿这次河南小麦烂场雨,华北平原涿州的大水,以及一些气候极端情况,我们虽然粮食自给自足,但每年要进口很多大豆与小麦,俄乌战争的后续几个关于小麦的新闻是放开买入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的小麦进口…
许少年(上海)59天22小时48分37秒前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发布时间:2023-07-12
评论(0)

降,是否可以放松粮食生产?不能!一是吃肉蛋奶多了,饲料粮的需求大增,但我们不能完全自给,还要进口不少;二是工业用粮需求旺盛。目前,中国构成大体为:口粮四成,饲料粮三成,工业用粮二成,种籽加损耗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01
评论(0)

奶多了,饲料粮的需求大增,但我们不能完全自给,还要进口不少;二是工业用粮需求旺盛。目前中国构成大体为:口粮四成,饲料粮三成,工业用粮二成,种籽加损耗一成。除了消费,国家还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10
评论(1)

程中通过农业机械化与化肥使用积极扩大自身农作物种植面积与单位产量(1881—1911年,小麦亩产增长74%),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结构中对于肉类的需求提升带动的非

热评:

财新网友2LyoFh(广东)66天2小时26分19秒前
全球化与网络化相辅相成。
发布时间:2022-11-18
评论(2)

。”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他强调,若国家之间更强调竞争,将竞争放在首位,既不可能解决疫情问题,也无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除了减碳和绿色能源,他认为粮食安全也尤值得重视,包括粮食种植、粮食贸易、等。■

热评:

红观世界(浙江)332天14小时26分19秒前
“中国+1”策略,意味着布局东南亚是供应链补充,而非替代。
牛要聚(河南)9秒前
中国企业目前大量投资于碳减排,以及碳排放之后的治理和回收。这些几乎成为有关企业项目能否获批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发布时间:2022-10-20
评论(3)

量有限,占其居民支出的比重较低,即便粮价上涨,国民财富有能力承受(富人不愁衣食,穷人可以靠政府补贴),不会对社会生活形成冲击,更不会导致饥荒。 三、乌俄冲突对全球粮食供给的影响有多大? 乌克兰

热评:

jackAXM(邢台)361天4小时10分5秒前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以从众心理来寻求安全感,但有时候却适得其反,让稳定快速崩塌
拉西姆哈桑(四川)361天15小时34分37秒前
俄罗斯明年,还有种子公司给种子?拜耳,孟山都?
侠岚xRN(杭州)361天18小时14分31秒前
数据不错,但结论有点草率
发布时间:2022-09-03
评论(1)

体数据支撑。” 据胥昕介绍,粮食是季产年销的产品,属于以产定销模式,产量是其价格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此外,全年消费的变化也很关键。就国内市场而言,2022年仍然延续疫情影响,“像大米主要用于口粮

热评:

方行天下(中山)409天1小时23分41秒前
湖南很多地方不种双季稻了。人力短缺和成本上升,种单季都是免强。
发布时间:2022-09-02
评论(8)

,粮食是季产年销的产品,属于以产定销模式,产量是其价格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此外,全年消费的变化也很关键。就国内市场而言,2022年仍然延续疫情影响,“像大米主要用于口粮的食用,餐饮消费受国内疫情反

热评:

财新网友hnHDhs(深圳)403天13小时12分19秒前
为什么没有语音播报
财新网友Uik(深圳)405天1小时1分17秒前
应当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不仅是考虑今年可以区域平衡,万一后续极端天气年年发生呢
Wang掘金社(广州)406天6小时16分37秒前
页面怎么还有前段js代码?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