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李双泽

李双泽

余光中一生留下的最后一课

前,“民歌”指的是传统民间传唱的歌谣,但杨弦以“现代民歌”一词赋予新意。后来喊出“唱自己的歌”,以回归土地民间的歌谣来反抗唱西洋歌曲的风气,更是赋予现代民歌深刻的文化内涵。 这场演唱会上,余光中

发布时间:2017-11-25
评论(0)

文|张钊维 CNEX纪录片基金会制作总监 今年是台湾民歌运动的旗手过世四十周年。四十多年前,他跟同伴们在经历欧风美雨的民谣潮流之后,转而重唱当时被大学生视为“不入流”的传统民谣,并且创作自己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2-13
评论(0)

力不讨好的事情。 ▲ 台湾地区歌手胡德夫,台湾民歌运动、原住民运动的先驱之一。20世纪70年代,胡德夫与杨弦、推动了被称为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民歌运动”。 © rocidea.com 客观地

热评:

发布时间:2016-10-14
评论(0)

》《兰花草》《再别康桥》⋯⋯;更别说还有许多大陆听众不一定熟悉,但在台湾听众心中却已是经典的人物与作品,比方说杨弦、、杨祖珺、原野三重唱。如果全部收录在影片中,估计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那么,该如何取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8-19
评论(0)

中包括杨弦、胡德夫、、吴楚楚、杨祖珺等人。 杨弦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谱成歌: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 杨祖珺和胡德夫在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8-01
评论(0)

手。后来乐团解散,万沙浪走上了国语流行歌的路线,而胡德夫因父亲生病,所需医药费太高,不得不在打两份工之余,去哥伦比亚咖啡馆驻唱。就是在这里,胡德夫遇到了音乐人,之后同他还有民歌手杨弦成为很好的朋

热评:

发布时间:2013-11-15
评论(0)

的与现实的”——这也是上世纪70年代文艺运动的主要精神,从文学到的民歌到林怀民的云门舞集,一以贯之。与蒋勋友好的、左翼色彩更鲜明的《夏潮》,则标举起近似的口号——“社会的、乡土的、文艺的”。 在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9-19
评论(0)

》《水牛》都大量取材台湾民间文化,素人画家洪通的作品也造成台北文化界的轰动。而年底,在淡江大学,将举起可口可乐瓶子说: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歌呢?■ (云门舞集与台湾70年代之一) 张铁志 作者为台湾专栏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8-23
评论(0)

动全场观众合唱的歌曲《老鼓手》和《美丽岛》。这种歌手带动全场观众合唱的做法,是她欣赏的美国民歌手、民权运动者彼特·西格(Pete Seeger)常用的手法——西格就是把民谣当做一种群众运动,希望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