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见图7),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种变化趋势和特点。首先,随着2004年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普通劳动力出现普遍短缺,在一段时间里工资率加速提高,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迅速和大幅增长。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
.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第4期。 蔡昉、都阳,《中国的储蓄率变化、决定因素和影响》,《新金融评论》,2020第3期。 李黎力,《现代货币理论的历史与逻辑
热评:
分配机制分享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具体来说,在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企业冗员的时期,虽然工资上涨较慢,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就业扩大和劳动参与率提高得到整体增长;而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后,劳动力短缺改变了
然加入的很强的必要性。 蔡昉的研究领域为人口结构、二元经济等。但他在收入分配、贫富差距方面也有深入研究。 蔡昉于2008年发表文章《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2015年发表文章《收
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具体来说,在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企业冗员的时期,虽然工资上涨较慢,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就业扩大和劳动参与率提高得到整体增长;而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后,劳动力短缺改变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供
动力转移速度放慢,生产率提高速度也再次减缓。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向型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再次膨胀,并且在2004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短缺和非熟练职工的工资上涨从此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向型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再次膨胀,并且在2004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短缺和非熟练职工的工资上涨从此成为常态,又一次加快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这样的速度
”的情况。蔡昉教授经过在全国各地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7年7月的“田横岛论坛”上,提出了“中国经济迎来刘易斯转折点,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观点。 蔡昉教授的这一研究,不但具
所承包土地的同时,也产出保证家庭生计所需的食物;以农业边际生产率衡量的刘易斯转折点于2010年前后真正到来,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与非农业争夺劳动力的竞争劣势凸显。在农业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巨大变化的背
图片
视频
【财新峰会】蔡昉: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二)
【财新峰会】蔡昉: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一)
.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第4期。 蔡昉、都阳,《中国的储蓄率变化、决定因素和影响》,《新金融评论》,2020第3期。 李黎力,《现代货币理论的历史与逻辑
热评:
分配机制分享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具体来说,在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企业冗员的时期,虽然工资上涨较慢,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就业扩大和劳动参与率提高得到整体增长;而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后,劳动力短缺改变了
热评:
然加入的很强的必要性。 蔡昉的研究领域为人口结构、二元经济等。但他在收入分配、贫富差距方面也有深入研究。 蔡昉于2008年发表文章《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2015年发表文章《收
热评:
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具体来说,在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企业冗员的时期,虽然工资上涨较慢,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就业扩大和劳动参与率提高得到整体增长;而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后,劳动力短缺改变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供
热评:
动力转移速度放慢,生产率提高速度也再次减缓。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向型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再次膨胀,并且在2004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短缺和非熟练职工的工资上涨从此成
热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向型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再次膨胀,并且在2004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短缺和非熟练职工的工资上涨从此成为常态,又一次加快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这样的速度
热评:
”的情况。蔡昉教授经过在全国各地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7年7月的“田横岛论坛”上,提出了“中国经济迎来刘易斯转折点,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观点。 蔡昉教授的这一研究,不但具
热评:
所承包土地的同时,也产出保证家庭生计所需的食物;以农业边际生产率衡量的刘易斯转折点于2010年前后真正到来,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与非农业争夺劳动力的竞争劣势凸显。在农业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巨大变化的背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