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落脚城市

落脚城市

“土地财政”的规模、挑战与转型

市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使其难以。 在外需旺盛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上述“只许打工、不给落户”的方式客观上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助推了制造业发展;但进入内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延续这一做法则严重抑制

发布时间:2021-05-06
评论(0)

束缚自由迁徙的人们,这些年是否?究竟过得如何?如果说,当初被视为最大障碍的粮油关系,已经不再阻遏人们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那么,真正的障碍是什么?“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出路又在何方?■ 本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4-15
评论(1)

缚自由迁徙的人们,这些年是否?究竟过得如何?如果说,当初被视为最大障碍的粮油关系,已经不再阻遏人们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那么,真正的障碍是什么?“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出路又在何方?■ (本

热评:

财新网友TnWfkC(中国)910天18小时22分11秒前
99年上大学,转粮油关系,交了100斤粮食的钱才转的
发布时间:2021-02-22
评论(0)

始。教育问题不解决,农民是不可能在城里落脚的。农二代最需要解决的是居住的平权。中国现在有工作机会,他们也有一定的购买力,只要适当的住房公共政策跟上,这些人就能够在城市落脚。有了教育权和居住权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9-24
评论(0)

农村之间。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迁移的“农一代”,在外经历了将近20多年的艰苦打拼和漂泊之后,最终的归宿是“返乡”和“回村”。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公共政策缺失与制度性歧视,在“以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8-23
评论(0)

·桑德斯对城中村有不同理解,他在《》一书中提出,城中村连结了乡村与都市,帮助外来人口迅速、从容地融入城市中,是农民通往“现代世界”的跳板,蕴藏着促进阶层流动的生机与活力。   当宏观政策作用到个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1-22
评论(1)

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9.7%。与“离土不离乡”或“离乡终返乡”的父辈相比,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太可能再回乡,他们将,并在城市寻求未来。举家迁移,夫妻

热评:

glaryt(北京市)1280天17小时43分14秒前
货币超发的概念有点过时了
发布时间:2018-10-22
评论(0)

在巨大落差、二元体制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上半程的城市化基本上是人口、土地、资本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配置。下一程的城乡关系正在转向城乡互动。一是人口在城乡的互动成为趋势。一方面,人口公共政策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9-29
评论(0)

:最终的人口大迁徙与世界未来〔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2. 卢俊秀.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社区治理〔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