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麦可思研究院

麦可思研究院

Why is Employment Difficult? | Featured Special Report

文|财新周刊 汤涵钰(见习),黄蕙昭 范俏佳 林珂莹 刘凌云,傅饶(实习) Article | Caixin Weekly by Tang Hanyu (Intern), Huang Huizhao,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4)

同奋斗的组织。 发布的“2023年就业蓝皮书”认为,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依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据其统计,自由职业、受雇半职群体的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双低”。2022届选择灵活就业的毕

热评:

默然默(江苏)66天11小时25分4秒前
凯恩斯主义还能继续么
财新网友三分(浙江)66天15小时51分42秒前
顶层战略很有问题
正贤(广东)66天15小时58分58秒前
创业吧!学校二十世纪最成功的创业团队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71)

业缘关系。 陈灵在考虑前往北京,加入一家专业播客公司。她说,做播客的收入不太稳定,也进入了创作瓶颈,所以不想单干了,打算找个公司上班,希望能加入一个共同奋斗的组织。 发布的“2023年就业

热评:

CafeLiu(湖南)11天19小时33分12秒前
经济下行,民企用工需求下降,传统吸纳行业转型。
54-R(广东)13天10小时7分6秒前
一切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都会被惩罚
财新网友Lfgrc9(山西)13天12小时49分10秒前
说白了还是人多,职位不够分僧多粥少。可遇见等90后退休的时候,什么养老金也不够分,有能力趁着年轻挣钱赶紧跑路。
发布时间:2023-08-03
评论(1)

,教培行业形势骤冷,亦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池遭遇动荡。《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教育业是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行业,占比15.9%;其中,7.6%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民

热评:

niccolocommon(上海)75天15小时12分49秒前
求仁得仁
发布时间:2023-06-17
评论(4)

,研究生滞后的就业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近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发布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下称《蓝皮书》),调查了2022届本科生、高职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态。 《蓝皮书》显示,大学生薪资

热评:

zwcVqz(重庆)116天7小时15分34秒前
难难难
色彩诺言芬芳(浙江)119天19小时15分21秒前
工作,然后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技能和能力素养提升更好些。
Icescream(天津)121天15小时6分56秒前
众生皆苦,毕业生尤其苦
发布时间:2023-06-16
评论(0)

3300多万,这其中有78%的人已经找到工作,剩下的600多万人目前还没有解决就业问题。 在统计局数据发布前两天,发布了2022届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结果显示,大学生薪资的增速正明显放缓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14
评论(3)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发布的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显示,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月收入分别为5990元、4595元。(参见财新网报道《报告:六成本科生起薪不足六千,研究生就业问题初显》)■

热评:

zhabc(广东)124天18小时5分55秒前
建筑工才过万?谁去?珠三角小工一天都300起了。技术工400起。
南极直立熊(北京)125天2小时58分18秒前
建筑工,司机。9000人民币的话吸引力不大。
王小波大(陕西)125天9小时29分48秒前
哪里报名
发布时间:2023-06-14
评论(42)

经开始显现。 近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发布了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包括《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蓝皮书》调查了2022届应

热评:

★&☆(广西)121天16小时1分7秒前
实体经济工资太低了。吸引不了人啊,留不住人啊。
Jinji77(湖北)122天3小时2分17秒前
本研究生兼财新三年付费用户在此
华盛顿川师傅(北京)122天3小时21分4秒前
可以去美国读研究生,但是学费涨了,十年前大概学费10-15万人民币,现在要翻一倍了。
发布时间:2023-03-21
评论(31)

定经济基础后再脱产全力考编。 “铁饭碗”越来越难争取,教师资格报考热仍连年高涨。2022年,教师资格证报名人数高达1144.2万人,较十年前的17.2万人翻了66倍。另据《2022年中国本

热评:

回来了(日本)210天12小时18分30秒前
可以查看财新相关新闻《教育财政投入GDP占比十年最低,如何守住4%底线?》
财新网友YtuFon(江苏)197天20小时8分16秒前
您提醒这篇文章,想提示什么呢?我之前看过,表面上来看,文章想表达“守住4%底线”都是来之不易的。但是并没有提供价值证明证明4%是最佳。现实不等于合理,条件上做不到,不等于要合理化这个现实。提高师生比,应该是高质量发展教育的基础吧。也许,这也是您赞成的观点?!
魔鬼的灵(江苏)209天11小时11分48秒前
这也要那也要,哪来那么多钱,大国崛起真得那么容易?
Thomas.Y(江苏)209天18小时12分10秒前
“扩编”与小班化是两码事。取消终身编制,改为合同工,待遇与能力挂钩,优胜劣汰最佳。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