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贸易战

贸易战

担忧外贸暴跌?积极的因素正在出现

口不看好的另外一个担忧是,国际政治格局剧烈变化,将导致供应链大规模转移至海外。但实际上,供应链转移的情况一直存在,对中国短期出口波动的解释力度有限。 可以看到,自2018年以来,美国便在持续与中

发布时间:2023-02-25
评论(1)

零部件出口大幅上升,缓解了中美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又将如何?假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没有明显改善,而中国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难购买西方的先进技术产品,那么中国的外贸状况会愈加困难。首先,中国

热评:

财新网友LWjzkL(广东)14天15小时33分27秒前
制造业当家
发布时间:2023-02-25
评论(2)

争之地,除了电动汽车,光伏产业作为2018年中美的“切入口”,美国利用高关税壁垒、“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关税)等工具,也在着力争取自身产业发展机会。 “过去这么多年,美国制造业回流的主线始终是

热评:

ᚦᛟᚾᚨᚱ(陕西)14天14小时56分19秒前
当然有影响,看看中国出口企业的效益就知道了。
oneby(重庆)14天19小时7分32秒前
这么多的产业政策,离不开成本 、资金 、技术 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 ,还有健全的法制基础加持。希望可以在投资环境及法制上有更大的进步
发布时间:2023-02-25
评论(23)

的主战场;新能源则是中美争夺经济转型新时代的必争之地,除了电动汽车,光伏产业作为2018年中美的“切入口”,美国利用高关税壁垒、“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关税)等工具,也在着力争取自身产业发展机会

热评:

Ben2000(广东)9天18小时17分4秒前
在这方面,我们才是老师,电动车起步阶段,只允许装有国产电池的车申请补贴和免税,但那年头国产电池价高质低,造成大量浪费。
财新网友禾大壮(河北)10天17小时7分58秒前
是“实”
zhabc(广东)10天18小时58分5秒前
以前总是攻击中国补贴,现在这样大量的补贴又扯什么国家安全?虚伪得很,双标得很。
发布时间:2023-02-25
评论(53)

零部件出口大幅上升,缓解了中美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又将如何?假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没有明显改善,而中国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难购买西方的先进技术产品,那么中国的外贸状况会愈加困难。首先,中国

热评:

财新网友dMy89l(广东)9天15小时4分1秒前
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技术”的产生土壤是很复杂的,不是人多钱多政府动员能力强就能产生的,它还会文化环境、法治环境、教育的格局、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社会的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有关。
Selina77(江西)9天15小时18分42秒前
额,为什么文章认为先进技术只能买且只出现在西方世界呢?正因为外部恶化,更需要的是重视在国内产生的先进成果吧。
青田君(北京)10天1小时41分40秒前
所以一直说要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让内需起来,首先是地产市场让预期改善,其次是消费,想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还得靠高效率的民营经济
发布时间:2023-02-24
评论(3)

1985年英特尔彻底从DRAM市场退出,而美国和日本开启了半导体的。 现在,韩国半导体产业如日中天。1984年之前,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存储器市场中的份额为零;1998年,三星、SK Hynix(隶属于

热评:

F=G=pgv(河北)6分42秒前
財新值得讀(广东)14天9小时56分6秒前
假如全世界主要国家都想要全产业链保证安全,那是不是意味着效率降低,产品不再是物美价廉了?
星嘉禾(上海)15天20小时11分34秒前
冠军忧郁症
发布时间:2023-02-21
评论(4)

后制造业逐步进入新一轮产业升级为主导的产能扩张周期,其中以中高技术产业为龙头。美中和科技战以及疫情在过去三年中确实造成了一些暂时的干扰,但并未改变趋势,证实了这一轮投资回升是趋势性的而非周期性的

热评:

楊U5f(上海)18天10小时50分0秒前
没有需求,制造寂寞吗?
什么情况啊(吉林)18天13小时5分7秒前
造啥啊?武器啊?造手机卖谁去
风继续吹YRK(浙江)18天18小时58分54秒前
这些新增工业能力和存量能力,形成的巨大产出,卖给谁?即,市场在哪。
发布时间:2023-02-17
评论(6)

虽在继续,但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黄益平表示,这一方面源于2018年开始的中美,包括对中兴、华为在技术领域的限制;另一重要原因很可能是近年民营企业碰到困难,民营企业家信心下降。他援引哥伦比亚大学商

热评:

no-show(福建)13天10小时24分53秒前
是结构性问题
财新网友xxn86889(黑龙江)14天16小时12分24秒前
自由环境需要解决社会资源“匮乏”,才能从根本上解放灵魂,想创新,先致富,想致富,先修路。
liudashuo(山东)20天22小时34分50秒前
信息闭塞、目光短视、思维僵化都是有碍创新的因素,但这并非科研工作者自己造成的!
发布时间:2023-02-14
评论(12)

远走他乡,有的基本上不出来说话。 2020年,对疫情引发产业链转移,市场曾有一轮担忧。大摩基于对跨国企业的调研提出,中美以来的产业链搬迁趋势会放慢。 2023年这一判断是否已经改变?邢自强对财新

热评:

Freedom1203(重庆)19天21小时9分15秒前
国企的地位是在宪法中确认过的,估计难
wjjxr(北京)21天22小时11分7秒前
很难。。
cxp_ydjr(南非)24天6小时41分38秒前
开玩笑,对民企好,国企怎么办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