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没有创新

没有创新

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与医药创新

新药研发上市,如没有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买单,患者全部自付很难确保创新药可及性,企业如无法获得对研发投入的合理市场回报,继续研发的创新动力就无法持续。另一方面,药研发,医疗保险也无法及时为参保患

发布时间:2023-07-19
评论(10)

新产品,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发现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建立一种新的组织。 按照熊彼特的看法,企业所有的超额利润都来自创新。如果,企业家所拿到的报酬本质上只不过是“管理者工资”,所以对

热评:

平民百姓08P(广东)87天4小时8分4秒前
作者不是官方
财新网友Fbtdha(江西)88天17小时12分4秒前
市场监管,信息公开也得跟上
财新网友UKRAgs(中国)88天19小时32分33秒前
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些民营企业业主,不能依法经营,坑蒙拐骗,还有就是没有诚信和风险意识,借了国有银行很多钱,盲目投资,造成巨大社会风险,更因为银行都是国有的财产,很容易引起民愤!如果借的钱也是私营银行的,就不太会出现这样的困境。所以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把国有银行弄得比私有制银行还更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保证它们永远不能做慷国家之大慨的事。完善体制、加强法治和监管,紧迫且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4)

%以上,经济都会出现一轮回升。今年人民币汇率虽然兑美元低,还在7.3附近,但是去年美元是走强的,今年美元是走弱的,如果按照一篮子汇率算,人民币已经创下了22年以来这轮下行周期的新低。 债券在上

热评:

掌棋者(广东)91天12小时16分51秒前
其实哪有什么去杠杆,只是资源在各领域的再分配。
飞99999(吉林)92天5小时48分50秒前
能像日本一样去杠杆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还想要什么?
董事长7267(广东)50分58秒前
为争论而争论,沽名钓誉
发布时间:2023-07-12
评论(0)

技术攻关本身,不像院所高校的科技人员主要是研发技术,因此没有必要把对院所高校科技人员的政策用到企业;第二,法规、政策限制的主要是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而国企有着垄断资源,基本的动力,国企科技人员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29
评论(0)

员主要就是研发技术的,因此,没有必要把对院所高校科技人员的政策用到企业。 第二点:法规、政策限制的主要是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而国企有着垄断资源,基本的动力,国企科技人员真正做研发的更少。对他们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24
评论(4)

克、扎克伯格融资的。这是中国特定阶段赋予股票市场新的时代使命,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价值内核之一。中特估再“特”,也不可能为经营效率低下、动能和想象力的企业服务,因为这样就会“劣币驱逐良币”,变

热评:

PSteins(海南)145天19小时48分56秒前
如果股息率不能是价值股定价的锚,那股票还能用什么来定价?
小明6318(浙江)145天21小时5分3秒前
写的真好!
丁满(河南)145天21小时23分17秒前
国企继续改革、释放活力、提升效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布时间:2023-05-10
评论(3)

。如果,我们拿什么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要认识到所有的研发投入本身就是风险投资。研发投入和制造业、农业的投入不一样,制造业和农业的投入是线性的,一份投入对应一个固定的产出比例,而研发投入很

热评:

财新网友BP5d7I(上海)1小时17分13秒前
关键不是创造需求,而是增加居民收入。
56433182335(四川)76天23小时59分39秒前
你这个观点比较单薄,有点浮于皮毛和片面,比如中国的专利和论文已经算是世界上最前列了,但是专利转化率低得可怜,这种情况等于大量的研究没有瞄准需求,仅有少量能转化为实际产能。
星空下的幻想(浙江)126天19小时16分20秒前
“而装配制造环节的利润原来越薄”应该是越来越薄吧
发布时间:2023-04-08
评论(0)

样的创新更值得鼓励?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创新药如何拥抱甚至影响世界? “中国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已经从时如何鼓励创新,走到了有创新后如何发展创新的2.0阶段。”会议主办方中国医药创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08
评论(3)

信心,再迎春暖?当创新开始“内卷”,什么样的创新更值得鼓励?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创新药如何拥抱甚至影响世界? “中国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已经从时如何鼓励创新,走到了有创新后如何发展

热评:

叶展侠(贵州)170天14小时45分39秒前
可惜毕不在位
财新网友bub8Dy(上海)186天1小时26分31秒前
集采一次两次上热搜就算了,这两年三番五次上热搜,不就是要营造本届政府多么爱民的表象么。无视市场经济,终究要自食恶果
fancydress(北京)186天14小时32分59秒前
(1)现在药品领域的行政干预相对新能源、芯片等领域少得多,需求端没有消费者补贴,没有采购倾斜政策,供给端没有国家基金股权、银行信贷倾斜。(2)审批端批的慢,卡的紧是突出问题,不过也与整个国家的水平落后,人命关天,不得不谨慎有关,期待未来能好转。(3)至于国家医保,找谁谈,怎么谈,是妥妥的市场行为,作为单一大买家,权力大也是市场经济赋予的。(4)商业医保缺位,个中原因不明,期待专家指点。可能中国的分层需求也需要走一条新路。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