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梅雨期

梅雨期

热浪、洪水、野火如何威胁中国人的健康 | 《柳叶刀》报告

,建立了市气象公共卫生服务合作机制,由市气象局和市卫健委联合进行基于天气气候的传染病和慢性病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在前期感冒、儿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预报

发布时间:2021-05-31
评论(0)

苏全省长达43天,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累计雨量566毫米,为历史同期二倍,呈现出梅雨超长、降雨超多、客水超大、洪涝并发的局面。大量的降雨,把去年长期蓄积在支流支浜中的差水,以及农田退水等污染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4-24
评论(6)

1823立方米/每秒,武汉市排涝能力由980立方米/每秒提升至1960立方米/每秒。2020年间,尽管强降雨过程频发,但武汉城区积水渍水明显好于2016年,排涝效益显现。不过论文也提醒,涝区渍水迅速

热评:

魔笛(中国)899天13小时25分58秒前
全中国有多少湖、塘被城市化运动彻底填埋?那将是一个惊人的结果。那些都是许许多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链遭到毁灭性破坏!
财新网友003少(四川省乐山市)900天6小时11分28秒前
替代品“抽水泵”是否能真的替代塘湖的作用?
财新网友ewBTrt(湖北省武汉市)900天6小时19分30秒前
排水工程的核心是把城市里的水抽到长江里,当发生大规模洪涝灾害时,长江又禁止抽水机排水,因为你再往里抽就会把下游淹了。所以啊,还是要尽可能多留下塘啊湖啊,作为蓄水池。
发布时间:2021-01-04
评论(0)

。而气候是一个区域较长时间气象要素的平均或统计状态,对应的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因此当说“北京冬季严寒、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或者“我国2020年夏季南方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8-07
评论(0)

的这轮强降雨,或将持续52天,到8月14日左右结束,从而创下韩国气象观测史上最长的纪录。 连日以来的强降水,还在韩国的一些地区引发了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大片农田受损,多处住宅、桥梁等设施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8-01
评论(7)

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今年当地降雨量是正常年份的2倍以上。 张家颍认为,淮河水位猛涨一方面是因为上游河南境内短时期内降雨量大,水库放水导致上游来水比较大;另一方面,安徽境内大别山区几个水库放

热评:

胡书记(江苏省宿迁市)1160天5小时35分50秒前
心酸
财新网友al4olE(上海市)41分45秒前
我辈富足的背后是很多人的无奈!无法直接帮到他们,只希望为“国家有力量”多做些贡献。国家有力量,这些人民才有希望!
猩哗社(江苏省南京市)1169天3小时9分58秒前
惨,看着心酸
发布时间:2020-07-28
评论(0)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偏早,偏长。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势均力敌,致使梅雨锋偏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表示,今年入梅偏早和梅雨锋偏强,是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7-27
评论(1)

【财新网】(实习记者 韩钰泽 综合)安徽合肥今年降水量已突破历史极值,达到829毫米,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1991年826毫米),为常年的3.36倍。湖北建始县暴雨洪涝灾害已致5人死

热评:

魔笛(浙江省温州市)1176天6小时3分24秒前
河道治理与管理极差。河泥本来是最环保的肥料可以增强土地的肥力。几十年前经常可以看到农民撑船挖河泥。既疏通了河道又增强了土地。如今呢
发布时间:2020-07-25
评论(5)

者,7月17日到18日,霍邱县连降暴雨,降雨量24小时内达230毫米。“这在我们县历史上是没见过的。”他说,今年当地从6月10日开始,40多天几乎没有停过雨,是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降雨量也是正常年

热评:

德盛松花(局域网)1172天20小时29分20秒前
全国都要学习吉林市。松花江从不闹水患,松花湖从来没有水灾,吉林人民几十年如一日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财新网友(河北省唐山市)1176天11小时45分22秒前
几乎没有一条河流不修建水库,中小河流纷纷被截流断流,埋下隐患
魔笛(中国)1177天2小时51分39秒前
这是早就存在的问题。但是政府一直就不重视。或者也就停留在喊口号中。而实际却不断破坏。现在造报应了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