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捏造事实

捏造事实

法眼|遭遇网暴难维权,司法新规能否破解法不责众

息网络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以侮辱罪、诽谤罪定罪处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此外,对借网络暴力

发布时间:2023-09-25
评论(0)

纪行为,只要不是故意或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故意散布的,不应当认定为诽谤违法犯罪。针对他人言行发表评论、提出批评,即使观点有所偏颇、言论有些偏激,只要不是肆意谩骂、恶意诋毁的,不应当认定为侮辱违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04
评论(0)

论表达。对于网络用户通过信息网络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或者违法违纪行为,只要不是故意或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故意散布的,不应当认定为诽谤侵权。针对他人言行发表评论、提出批评,即使观点有所偏颇、言论有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09
评论(2)

握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其中指出,通过信息网络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或者违法违纪行为,只要不是故意或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故意散布的,不应当认定为诽谤违法犯罪。针对他人言行发表评论、提出批评,即使

热评:

财新网友6rO5Cc(上海)128天2小时20分58秒前
这很容易又出现一种口袋罪,居然还要从严,真可怕。
丁满(河南)128天18小时28分32秒前
事中打击很重要,而不是导致恶劣后果了再去回溯。
发布时间:2023-06-09
评论(0)

举、揭发他人犯罪或者违法违纪行为,只要不是故意或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故意散布的,不应当认定为诽谤违法犯罪。针对他人言行发表评论、提出批评,即使观点有所偏颇、言论有所过激,只要不是肆意谩骂、恶意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21
评论(19)

谎言、抹黑中国政府,受到海内外关注。 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3月15日,美国司法部宣布,郭文贵及其同伙余建明(William Je)在纽约被捕,共同涉及电汇欺诈、证券欺诈、银行欺诈和洗钱等11

热评:

许少年(上海)172天18小时29分15秒前
这个满嘴跑火车的大骗子终于伏法了
铁手雄心(广东)176天12小时42分18秒前
肥皂捡起来
初御空(上海)177天4小时57分27秒前
逃到美国也没能逃过因果律。
发布时间:2023-03-31
评论(1)

了。 国务院新闻办在周二的时候举行了发布会,说到今年会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有关于三个方面的治理:一是处置网上涉企业的六大类虚假不实信息,包括、翻炒旧闻等等

热评: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山东)199天7小时3分29秒前
你好,这个周五晚七点是属于专栏吗?怎么样找到
发布时间:2023-03-28
评论(10)

:一是着力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网络合法权益;二是着力治理编造传播虚假不实信息的网络乱象。 具体开展三方面治理工作:一是依法依规及时处置网上涉企业的六大类虚假不实信息,具体包括、主观臆断、歪曲解读

热评:

iceber(日本)201天19小时16分30秒前
其实说到底还是依法治国的问题,企业家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公共人物,也不能缺少公众的评价与监督,只是真正说了算的,更需要评价与监督,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听到这些事情,企业家会真的很开心吗?也许阶段性会开心,但是长期呢,没有真正可以依靠或者放心的东西,被保护一下的感觉,可能也只是被宠物一下的感觉。根本上的法律地位的保证性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关键。
光影蜗牛007(河南)202天7小时26分1秒前
积极争取跨省权……
要民主要自由(广西)202天7小时43分52秒前
司马南之流是谁“供养”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3-03-25
评论(6)

于1967年2月2日。(参见2015年3月30日《财新周刊》报道《权力猎手郭文贵》) 出逃美国后,郭文贵继续为骗,一面大肆攻击中国政府,一面谎称自己代表国家利益的“特殊身份”,继续骗取中东基金

热评:

ᴸⁱⁿᵗᴶ(湖北)168天3小时27分37秒前
真狠
财新网友vF6(陕西)168天13小时9分19秒前
确实值得思考,到底是这些润人脑筋固执轻信,还是出于信任国外的法治环境没想过有人敢这么大胆行骗。
财新网友IxjXWfV7C(上海)196天15小时46分8秒前
润人智商可见一斑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