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农民种粮

农民种粮

【周末特供】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国家地方与农民如何形成合力?

意愿和对优质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另外,他建议,以中央政府为补偿主体,以国土三调结果为基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对耕地保有量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的省份进行补偿。与此同时,积极建立

发布时间:2023-06-10
评论(42)

益”的原则,弥补因粮食种植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造成的收入损失,提高农民预期收入,调动意愿和对优质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另外,他建议,以中央政府为补偿主体,以国土三调结果为基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约

热评:

回来了(卢森堡)128天11小时54分53秒前
关于18亿亩红线这个数字,实际上由于一直存在着地方征用土地而蚕食农业用地的担忧,促使农业部曾于2007年-2009年通过卫星遥感加实地调查的形式全面测量了国内的耕地面积。其测绘结果是1.35亿公顷,约合20亿亩。这个结果在4年后才公布,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公报。另外,文中报道的对于基本农田的政策倾向,不得不让人记忆起60年代“以粮为纲”时期。
风之随想(上海)104天16小时44分5秒前
竞业限制还要给补偿呢,我看了半天禁止农民中经济作物,有啥补偿,没有,只有惩罚
Kane律师(江苏)116天11小时22分52秒前
“如遇政府不准种植甘蔗,合同终止”是个大地雷
老家的猫(北京)123天12小时49分27秒前
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状告政府的农民点赞
发布时间:2023-03-21
评论(0)

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得到坚实保障。 一是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有力调动。健全收益保障机制,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安排补贴资金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14
评论(0)

收益、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以保障粮食安全将是工作重点。 二是“集中力量搞好高质量发展”。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07
评论(0)

量众多的基本农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等国情特色。现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就农业强国建设的政策创设问题,提出四点建议。 03-07 10:18:03 张合成 一、以不吃亏为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13
评论(0)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吨粮田创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13
评论(4)

单产、力争多增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吨粮田创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

热评:

正义的来福灵来了(广东)8秒前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次提出“农业强国”。
财新网友0YMAGp(中国)40分58秒前
一号文件
哎哟哎(上海)246天2小时7分25秒前
多少年了
发布时间:2022-12-02
评论(0)

主产区支持力度,让有合理收益、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17
评论(3)

源价格中枢下移或带动粮价回落、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低于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发展,国际粮价再度大涨的动力或不足。考虑到国内外粮价倒挂、中国主粮的库存和自给率均较高、多举措鼓励等因素,国内粮价与国际相比涨

热评:

Rex140(上海)390天22小时33分15秒前
该衰退预期,早衰退了
财新网友Kyc0X6(局域网)391天20小时3分8秒前
补贴以何种方式发放到何处?
Sn Leopard(伊犁哈萨克自治州)391天21小时50分33秒前
分析得较清楚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