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泡沫破灭

泡沫破灭

【市场动态】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缓解 但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减

差约为7月底时的一半,但仍与房市和互联网导致经济步入衰退前的倒挂程度相符。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Lisa Shalett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收益率曲线暗示的经济周期性风险依然存

发布时间:2023-10-11
评论(13)

、科研以及军工、金融等高附加值尖端领域,服务业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日益弱化,虚拟经济不断增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驱动力,进口成为消费品的主要来源,贸易逆差、金融顺差配套增长。2000年网络

热评:

JacobLam(广东)2天10小时39分20秒前
很难很难!是不可能的!
言声乐(北京)2天17小时33分35秒前
中美经济增长在2022年以来出现超预期大反差,跟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不同密切相关。
ikun002(江苏)5天20小时55分44秒前
深化改革能否进行,化债做的怎么样,出生率是否兜底,才能看未来20年能否不落后
发布时间:2023-10-09
评论(0)

,从80年代初开始,到科网,也是如此完成了“新陈代谢”。民营医疗集团从300家左右,集中到只有40家左右;但其中得以发展壮大的医疗集团的机构数量,则从只有三五十个,增加到超过100个;很多集团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27
评论(62)

”。如同本文第一节所示,负债最小化的核心假设既无理论基础,也缺乏实证支持。在这一节中,我们简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以及之后 ,政府和民间如何掩盖问题和推卸责任,造成第一个“失去的十年” 。第二

热评:

XIAnBr(上海)4天18小时29分52秒前
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获得的教训就是从未吸取仼何教训,历史会不断的重演。再来一次依然会走老路!
ghostday(陕西)10天1小时38分32秒前
作者属于供给学派,改革着眼点由资本拉动转向技术驱动,提出观点与辜不同的,逻辑自洽,焦点问题是拉动经济的长期变量,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堵点所在,经济变革推动力来自于体制变革,根子在这里
Arthurzhou123456(北京)10天22小时13分39秒前
许教授分析得不错,但立论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如果按照劳动力人口人均GDP增长来看,日本这30年增长并不比美国差。所以日本经济停滞究竟是许教授说的创新和研发不足还是因为劳动力人口迅速衰减呢?似乎不能立刻排除后者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9-27
评论(5)

破灭后,经济衰退特征与成因的一个概念。具体指当时日本房地产,因此损失近1500万亿日元的财富。此后资产价格缩水,但负债却没有减少,为修复资产负债表,日本企业不再投资,裁员降薪,日本居民减少支出

热评:

倔老头(浙江)20天20小时29分3秒前
一见到扶助就哑然失笑。最佳的扶助是确立法治经济。仍停留在这政策那政策之间打转,谁能放心创业?
断桥6601(湖南)20天22小时50分35秒前
有个问题一直没弄明白:民企需要扶持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民企的蓬勃发展是扶持起来的吗?
逍遥_乐天(上海)6分34秒前
最近杭州亚运会进行得如火如荼,与这座城市有紧密联系的某企业家始终没有亮相,背后原因或许很多,但是由此透露出的信号和示范效应却是很明显的。
发布时间:2023-09-25
评论(4)

。 白川方明曾在2009年领导日本央行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认为当年造成了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的三个因素为:第一,资产,给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第二,日本GDP的增长当年

热评:

财新网友gDti32M(福建)10天17小时52分36秒前
没细节,讲了等于没讲啊……
遛猫达人(浙江)21天21小时13分51秒前
全部改为合同工,该裁就裁,会不会出问题
wisdom-pursuer(广东)33分8秒前
”增长过程中的社会契约问题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3-09-20
评论(0)

善,指向核心通胀对产出缺口的敏感度明显提高,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后,资产负债表衰退带来长期通缩均衡,即通缩状态下消费者生活成本降低或维持不变,工资上涨动力不足,工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14
评论(7)

元贬值速度和幅度也历史罕见。 如本文配图所示,2022年10月下旬,美元兑日元一度突破150,逼近1989年日本股市后的峰值。在高油价和日元贬值的双重冲击下,日本国内通胀压力陡增。在耗资逾

热评:

干摩西(广东)32天10小时22分12秒前
隔壁意外换了外长防长啊
游侠行天下(北京)33天11小时43分35秒前
日元加息,美国经济衰退减息,明年有的看了!
猩哗社(江苏)33天16小时40分8秒前
风险资产哪里最多?
发布时间:2023-09-13
评论(12)

?过去的100年中,经济学家像接力赛一样试图研究越来越负债的经济和金融系统。费雪、明斯基、米什金和伯南克等人的研究揭示了债务在资产泡沫形成和破灭过程中对总需求的冲击。费雪强调了后资产抛售的后果

热评:

言声乐(北京)15天1小时44分19秒前
化债的关键不是存量债务,而是在化债的过程中重建一个新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的总量控制机制。化债最关键的一步,还是要跟城市化及房地产关联起来
三角进攻(重庆)15天18小时43分31秒前
房地产已经无解了 等下一个周期吧
财新网友QprmFv(四川)15天20小时58分12秒前
不好弄哦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