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全面二孩

全面二孩

任泽平: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

放,带来净增新生人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低迷问题、提振社会信心。 由于生育率低迷、育龄妇女规模见顶下滑、效应消退,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滑,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萎缩,老龄化加速,人口见顶回落

发布时间:2023-02-16
评论(15)

1.15,2022年或不到1.1,仅为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全球倒数。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未显现,未能扭转中国出生人口下降趋势,生育堆积效应已消退,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年

热评:

子洋 Eric(北京)21天4小时28分55秒前
2养7,3胎
苏326(上海)21天19小时50分14秒前
二养5 小的也不工作
咕咕虫(广西)22天16小时27分50秒前
哪来的二养一?是二养四吧。
发布时间:2023-01-18
评论(3)

年来的趋势。至于导致这个结果的最关键因素,则是生育率的持续低迷。 2016年,当时在“”政策的推动下,全年新出生人口达到了1883万人,出现了阶段性的反弹势头。然而短短6年之后,2022年的新

热评:

三角进攻(重庆)52天18小时12分5秒前
梁老师这专栏有10个月没谈人口了
陈正光军(广东)52天18小时16分41秒前
船到桥头自然直,发达国家的人口都很少。
John0793(上海)52天18小时41分17秒前
未富先老, 老何所依
发布时间:2022-08-06
评论(0)

。”李清刚说。 公办教育扩容之重任,将如何落实? 凉与热 从广东各地规划看来,2022年,正是这场最大规模公办扩容行动的“攻坚”之年:政策后首波生育潮下的“二孩”将上小学,穗深莞今年分别计划新增约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8-06
评论(59)

凉与热 从广东各地规划看来,2022年,正是这场最大规模公办扩容行动的“攻坚”之年:政策后首波生育潮下的“二孩”将上小学,穗深莞今年分别计划新增约6万、20万、7万个公办基础教育学位,增量均

热评:

兔八哥hTj(湖南)25天18小时8分23秒前
教育巨变
陆荏蚁(湖南)159天5小时58分9秒前
不能读书,或者在父母身边,小孩唯一做错的是,他来到了这个世界。
细雨绵绵(上海)159天11小时19分15秒前
教育大跃进
发布时间:2022-07-25
评论(2)

年度新生儿数量,作为趋势判断依据。 北京 受2014年北京市“单独二孩”政策和2016年全国“”政策的影响,北京市新生儿数量在2014和2016年突破20万人,达到顶峰。对应的2020年

热评:

辉哥jhY(北部地区)229天7小时14分3秒前
没看出来这有什么研究成果。
财新网友xsBdWc(武汉)28秒前
入学峰期只有两三年,之后就快速萎缩,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意愿存疑
发布时间:2022-03-07
评论(1)

临时性、兼职性的工作。在“”政策实施后,女性的家庭角色属性有所加重,用人单位在用工选择上的隐性歧视也随之加重,青年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新的挑战。 公共部门应如何促进高质量的就业 (一)培育高

热评:

心慈手软(青岛)362天1小时36分3秒前
未见有底层逻辑的贯穿,未见有社会调研的痕迹,有书本到书本的感觉。
发布时间:2022-03-06
评论(14)

,同时鼓励一些大企业、单位提供免费的托育服务。” 细察之,这些建议的基本思路还是借助一些奖励政策,以期提升没有生育意愿或者正在犹豫人群的生育率。 从“单独二孩”,到“”,再到“放开三孩”,国家

热评:

UID7824724-别改(西安)365天6小时17分37秒前
太难了
你忍一下(金华)368天15小时44分54秒前
永远都是一阵风,矫枉过正
财新网友vpCMD8(北京)368天18小时50分35秒前
这种代表谁选的?基本理性都没有。
发布时间:2022-02-24
评论(1)

孩出台遇冷、远远低于学界此前的预期之后,2015年1月,39位人口学者提出了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第三次建议,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取消对公民的生育限制,并且强调“不再争议、不再拖延”。次年国家出台了

热评:

财新网友dH1(上海)380天13小时40分57秒前
“让有流产意愿的女性生育”,太可怕了。连自愿流产也要被制止了吗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