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人口与发展

人口与发展

去年全国新生儿不足千万,一孩占比逐年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中心教授陈卫认为,育龄女性规模不断减少应放在首位。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育龄女性规模从2010年以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3.7亿下降到2020年的3.2亿和2022

发布时间:2023-08-29
评论(3)

的补贴2000元、生育三孩的补贴3000元。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提案中呼吁“重视一孩”。贺丹表示,一些地方政策以二孩和三孩奖励为重点,一孩生育作为保

热评:

国运up(湖北)43天6小时31分1秒前
人口衰退是大问题。
遛猫达人(浙江)47天5小时6分18秒前
这补贴款哪来的呢?
琳nt4(广东)48天7小时14分47秒前
没房子,一家老小全挤商品房了,刚供了几年还有几十,一套商品房3间房年,老人家一间,还在读书的小姑一间,剩一间主人房。哪有多余房间给未出生的小盆友?就很绝望
发布时间:2023-08-21
评论(7)

。 庄渝霞表示,应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情况分档缴费,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实行个人少量缴纳、政府进行补贴的缴费机制。中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涛在中国人口学会主办的“人口论坛”微信公众号上撰文建议,采

热评:

世纪少年(湖北)54天18小时9分1秒前
生育保险的重要意义在于保障需要生孩子的人,但可以放一万个心,生育保险不会入不敷出……
财新网友1PHnJs(北京)55天12小时21分52秒前
恶意覆盖
lyqbm(江苏)44秒前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企事业职工的生育保险的缴纳是基本强制,无论性别、年龄、既往生育历史等,每月正常按比例扣缴,但是灵活就业人员是不是就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开始缴纳,以及什么时候终止缴纳(比如生产结束以后,且不计划再生育),逆选择风险太高,且男性灵活就业人员不参考。从这个角度来说,缴费比例、保障待遇,筹资来源等是不是得谨慎评估计算,而不能是简单的参考企事业职工的生育保险0.5%-1%的缴纳水平? 另外,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是合并管理,但不是账户合并,两者也是独立的,所以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政策设计或不应该过度考虑当地的医保的运营情况; 长护险也是如此,早晚都要解决筹资问题,踏出个人真正缴费的那一步,而不是过度依赖于医保基金的划入。
发布时间:2023-05-14
评论(2)

试管婴儿诞生。1994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79个国家通过了《国际大会行动纲领》,确保不孕症的预防和治疗的可及性被确认为一项生殖权利,以及一整套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尽管全

热评:

1771398687(广东)155天5小时9分4秒前
之一的人会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经历不孕症(定义为“在1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进行常规无
A_Irving(北京)155天10小时12分20秒前
母亲节就是为感恩母亲设置的,建议这种文章不要放在母亲节这天打着母亲节的名义发表。可以放在妇女节或者其他任意一天。
发布时间:2023-02-17
评论(2)

贷到80。“活到老,还到老”的方式对大家的寿命都是一个考验。 不过正好,中国研究中心这周发布了一个调查,叫做《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该中心的主任贺丹表示:“中国...

热评:

什么情况啊(吉林)240天16小时24分4秒前
教父哪里去了
用户小新(北京)241天7小时12分42秒前
谢谢财新的客观报道
发布时间:2023-02-13
评论(0)

,统一管理集团对外关联交易及其风险敞口。(财新网) 中国进入长寿时代 2050年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翻两番 中国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心主任贺丹表示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28
评论(34)

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认为,根据出生人口监测数据估算,“十四五”时期中国年度出生人口会有所波动,预计“十五五”(2026—2030年)以后,将进入稳定人口负增长时期。 2021年5月12日,北

热评:

回来了(湖南)259天6小时44分49秒前
"“几十年来大家都一直在预测,中国人口什么时候会从内在的负增长转换为显性的负增长。”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感叹" ——这位就是20年来一直使用无法解释的推算方法给出1.7+的总和生育率,坚决主张维持和抓紧计划生育政策,及预测二胎放开后第二年出生人口将达到5000万(实际从未超过2000万)的那位专家吧。
刺激2020(上海)180天7小时57分19秒前
取消户口,取消户口,取消户口。
深烘少冰两份奶(广东)252天19小时52分24秒前
我是不愿意生 对自己职业影响太大了 本来找工作受到的性别歧视就已经够多了
Martinn(广东)258天4小时40分39秒前
独生子女一代再过二十年就是低龄老人
发布时间:2023-01-28
评论(13)

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可能某一年或某几年伴随增长和反弹,但长期看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总体看,由于人口负增长惯性内在规律的作用,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将是长期的。”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

热评:

财新网友qTOMLz(天津)261天11小时42分46秒前
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只能是去想办法面对它
细雨绵绵(上海)261天12小时27分27秒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
dora7508(广东)261天12小时56分38秒前
欧洲人钱多了思考也多,抑郁就多,不生少生啊
发布时间:2023-01-20
评论(0)

14.1亿多,也代表着我们将就此开启漫长的人口下行周期,改变很多事情运转的逻辑。 根据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和团队的研究结果,由于人口负增长惯性内在规律的作用,未来中国人口负增长将是长期的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