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有别于雷诺-日产等企业的青睐,上海汽车正在减持韩国双龙汽车股份。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上海汽车一位高管称,自破产重组方案获批,双龙汽车获得“重生”以来,上海汽车一直在二级市场
,但也是最辛苦的一个。2005年初,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在击败中国民营企业蓝星集团后,以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股权,后增持至51%。 上汽双龙的整合过程,堪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战课
热评:
个宝,结果无法扭转亏损,有些甚至最终破产,上汽-双龙,TCL-汤姆逊,都是这类失败的经典案例。 目前国内的多数企业还没有管理国际公司的实力,一是不熟悉西方的管理规则和经营手段,二来不了解所购公司的企业
上汽、双龙在华合资建厂的计划书。按照这份计划书,双方出资比例各为50%,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主要部件由韩方提供。计划2007年投产,年产量10万台。 试探无用,工会强烈反对,主要理由有二:双龙可能面临核心
理比较好、国际化,而与蓝星争夺双龙、与南汽争夺罗孚,显示了上汽对海外并购志在必得的气势。在这一系列的扩张之中,上汽寄予了进入国际市场和获取自主技术的双重目的。 如果上汽最终退出双龙,无论对于上汽、双龙
支撑起这一计划。今年年初,上汽集团宣布,将在2006年至2010年间累计投入双龙汽车25亿美元,将上汽双龙打造成为“世界级专业RV汽车制造商”。其中,17.6亿美元投资于研发新车、新发动机和新技术
图片
视频
,但也是最辛苦的一个。2005年初,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在击败中国民营企业蓝星集团后,以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股权,后增持至51%。 上汽双龙的整合过程,堪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战课
热评:
个宝,结果无法扭转亏损,有些甚至最终破产,上汽-双龙,TCL-汤姆逊,都是这类失败的经典案例。 目前国内的多数企业还没有管理国际公司的实力,一是不熟悉西方的管理规则和经营手段,二来不了解所购公司的企业
热评:
上汽、双龙在华合资建厂的计划书。按照这份计划书,双方出资比例各为50%,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主要部件由韩方提供。计划2007年投产,年产量10万台。 试探无用,工会强烈反对,主要理由有二:双龙可能面临核心
热评:
理比较好、国际化,而与蓝星争夺双龙、与南汽争夺罗孚,显示了上汽对海外并购志在必得的气势。在这一系列的扩张之中,上汽寄予了进入国际市场和获取自主技术的双重目的。 如果上汽最终退出双龙,无论对于上汽、双龙
热评:
支撑起这一计划。今年年初,上汽集团宣布,将在2006年至2010年间累计投入双龙汽车25亿美元,将上汽双龙打造成为“世界级专业RV汽车制造商”。其中,17.6亿美元投资于研发新车、新发动机和新技术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