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市场换技术

市场换技术

【周末特供】合资车企加速跌落 40年使命终结了吗?

文光曾有汽车合资企业工作经历。 不愿具名的合资车企高层人士亦称,合资企业是特殊历史阶段产物,体现了中国汽车主管部门“”的思路,现在情况发生根本变化,合资企业需要寻找新的使命。 即将“年届不惑

发布时间:2023-08-19
评论(15)

难实现颠覆性创新。武文光曾有汽车合资企业工作经历。 不愿具名的合资车企高层人士亦称,合资企业是特殊历史阶段产物,体现了中国汽车主管部门“”的思路,现在情况发生根本变化,合资企业需要寻找新的使

热评:

outofwell(北京)49天5小时7分31秒前
不同意文中所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等到什么时候德美日德车在中国的价格不是别的地区的两倍的时候再说这句话。
E5195(北京)49天15小时32分33秒前
我还是更喜欢燃油车的驾驶感觉 燃油车也可以做智能化 但对于环保来说新能源更好 但问题是废旧电池如何处理
猩哗社(江苏)53天3小时38分46秒前
国内很多人都是第一回买车,交点学费很正常。懂车帝都是善于比较各类参数的,什么发动机排量,涡轮增压,档位数,变速箱类型,可是深层次的质量差异一时半会儿也分辨不出来,加上水军很多,所以很容易被带歪,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厂商不愿意开放零部件供应链更多还是因为品质不达标罢了,所以配置高是好事,但是用十年二十年不出问题那才是真的好。
发布时间:2023-08-01
评论(0)

例不能超过50%,合资伙伴最多为两个。2018年至2022年,这些政策限制陆续放开。 曾经在主流合资车企任职的人士告诉财新,合资模式体现了中国汽车主管部门“”的思路,现在汽车行业整体向智能电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26
评论(0)

对中国企业的禁运,这意味双方关于的默契的结束 。 专栏|中国财政的家底与余粮 在宏观税负下行、政府支出责任范围扩大以及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的作用下,财政紧平衡和收支矛盾加剧将是未来的常态。财政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22
评论(14)

制造设备方面的发展。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企业显然并不掌握半导体产业和技术的“阻塞点”。因此,无法对美国实施对等的技术禁运。在中美合作的蜜月时代,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以。就是以让外资

热评:

财新网友HnJGWu(北京)145天14小时53分45秒前
市场的优势能敌过技术的优势么
曼哈屯奥威尔(广东)146天15小时35分58秒前
像集成电路大师们那种反击?
财新网友UKRAgs(北京)147天12小时15分33秒前
可替代的领域都可以封杀,不用给不友好国家提供市场,“国家安全”一副灵丹妙药。
发布时间:2022-07-29
评论(5)

等多重因素影响,历经挫折。1985年2月,国内首个大型客机自主项目“运十”在研发15年后终止。国家由此改变思路,尝试“以”,与麦道、空客两公司合作制造飞机,但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相继夭折

热评:

抢钱抢粮的俗人(南京)444天8小时29分24秒前
是肖亚庆同志
财新网友fuwwH5(武汉)445天3小时42分17秒前
壳指挥
财新网友pu7Bto(北京)445天4小时47分13秒前
十九届中央委员
发布时间:2021-08-15
评论(0)

中的角色也塑造了中国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导致了技术与市场“两头在外”、产学研脱节的本土创新系统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先驱者们致力于借助国外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壮大我国的工业技术能力,这也是“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6-23
评论(0)

  在经济上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本质上是个后发经济体学习和追赶先进的过程。长期以来,国内一直有“以”的梦想,希望能够以市场空间和廉价要素,交换外来资本和先进知识和技术,最终提升我国的技术层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5-30
评论(0)

上成功着陆。但是,我国的科学政策也有过于功利的一面,总是担心“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一些不急之务就忽视了。所以,“两弹一星”解决了国防问题,多年以后而有使馆南海之忧;“以”解决了商业问题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