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时红秀

时红秀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典型特征、深层根源与化解方案

宏源2023资本市场春季策略会,2023-2-23. 罗志恒.如何看待地方债务:形势与应对.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网站,2023-2-23. 马建堂,董小君,,徐杰,马小芳.中国的杠杆率与系统性金

发布时间:2019-01-04
评论(0)

证据表明对收入制度的修修补补会改变政府的规模。■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译) 参考文献 Advisory Council on Intergovernmental

热评:

发布时间:2017-10-31
评论(0)

制度架构也提升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动员能力和操作便利(,2010)。既有文献主要从中国的宏观政策、财税体制、制度结构等方面给出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却没有从地方债的主要用途——同时期的城镇化

热评:

发布时间:2013-11-13
评论(0)

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他看来,还有部分领域出现了重大变化,如成立改革总体设计的领导机构,即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有助于改革的推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在民生证券电话会议上评价称,三中全会显示中央在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6-12
评论(0)

致这种局面的根源,是政府经营土地的制度,制度不改,这种局面仍会呈加剧之势,难免有一天会发生类似美欧那样的债务、金融危机。(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7月5日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6-05
评论(0)

  整合和优化行政资源 以大部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各方面的实践也揭示出不少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5-11
评论(0)

  以优化行政资源为目标 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大部制改革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大部制改革不是政府部门简单合并,关键不在于行政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4-27
评论(0)

》2003年1月1日5版。 陈昆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箭在弦上》,《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月21日。 :《地方债的风险有多大?》,《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7月6日12版。 周其仁:《增加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