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苏轼

苏轼

专栏|重逢

里说的是满以为从此天涯各方,连下落何处都全无知晓,只图梦里相见,重逢纯属意外那一类。想想1949年海峡相隔,想想后来的特殊年代,这类情形数不胜数。 这类重逢,和前述同学重逢情形不太一样。有词,“相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0)

之物的名字,翻译别域另一种意义全殊的事物。Sweet potato的译名,“红薯”只是其中之一,便有人以写过“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为援,力证番薯在我国“古己有之”(说的是薯蓣,我们北方称为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3
评论(6)

佩父亲的是,不论在任何逆境中,都能坦荡浩然,乐观豁达,如同他喜欢的那句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写的一本书叫阎家老店,当时我曾问爸爸:你一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和坎坷,你如

热评:

色彩诺言芬芳(中国)92天21小时29分49秒前
中国上下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我所经历这点儿曲折困难算不上什么”!而今依然需要这样的达观和
WRa(四川)95天17小时4分12秒前
又一位亲历历史的人走了
王老太太5(北京)95天20小时40分43秒前
又少了一个好人
发布时间:2022-12-31
评论(0)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程何其艰辛又何其伟大。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2-17
评论(12)

中提到,隋唐的长安城里种有梅花、柑橘,它们能忍耐的最低温度分别是-14℃和-8℃,足证当时气候相当和暖。而到了北宋时期气候转寒,已经写诗曰“关中幸无梅”,来感叹梅花的消失。 到19世纪初,全球小冰

热评:

BenYeJingtao(马来西亚)297天10小时50分50秒前
科学研究是统计数据寻找规律,而目前我们的数据样本有限,另外,统计的趋势是否就代表长期趋势,有待观察。
财新网友uV7bSY(上海)297天19小时8分31秒前
西北望
财新网友SopaCW(广东)297天19小时39分47秒前
90年代有几年在甘肃长大,后来08年左右又回去过那边,90年代的湿热不明显,至少我个人感觉还是很干,但是2010年左右时期甘肃那地方的湿润是真的明显,小时候印象中的光秃秃的山竟然都是绿的了……当然这也造成牛羊肉价格上涨,因为牧民能储备足够多的牧草过冬了,就导致不会赶在冬天卖牲口
发布时间:2022-12-17
评论(0)

忍耐的最低温度分别是-14℃和-8℃,足证当时气候相当和暖。而到了北宋时期气候转寒,已经写诗曰“关中幸无梅”,来感叹梅花的消失。 到19世纪初,全球小冰期结束,往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100年间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4-10
评论(0)

按:面对疫情,我们可以试着换一种视角,看看在贬谪黄州时的历练,如何把堵在心头的石头变轻一些。 这篇文章《对话苏东坡:千年后重游苏堤》分享给上海的朋友们,也许有些人会想,如果被居家隔离,他会怎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4-01
评论(7)

里喂狗。整日和动物打交道,但他从不给动物取名,“鹰就是鹰,狗就是狗,马就是马”。 词里的“左牵黄,右擎苍”,是汪经洪年轻时的真实写照。每当白雪覆盖大地,外出觅食的野鸡、野兔无处遁形,汪经洪就会跨上

热评:

CY18(南宁)560天17小时12分29秒前
都什么年代还眷恋这种农耕时代之前的文化?那会为了给人类捕食,现在干嘛呢?表演赚钱赚名誉?
虚心使人进步(哈尔滨)561天19小时35分0秒前
请不要以文化之名驯化动物,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与其相同,并无二样,我们只想做自由的人,它们也一样,哪怕是粉身碎骨,自生自灭!
什么情况啊(长春)561天20小时16分54秒前
沙特文化必须传承
发布时间:2022-02-26
评论(1)

年岁。”上行下效,一般官员也将“戴花吃酒”视为雅事,“簪花照席光,藉草连袍翠”。有一次,出席友人酒席,曾感叹道“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然而,当时的老人也都戴花。苏东坡晚年,有一次立春簪

热评:

HJXTD(广东)593天19小时1分5秒前
写得让人也想簪花了,挺好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