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天数多于2022年。百强开发商合同销售额同比跌幅从之前的40%收窄至29%。这些均表明尽管有更多房地产放松政策出台,但9月房地产销售的反弹有限。地方土地市场依然低迷,百城土地成交量同比下降51
增速为-24.4%,也有体现。另一方面源于卖地收入是分期支付,不论是去年房企买地尾款还是当前土地成交“首付”,整体上均表现的相对较弱,预计卖地收入仍将相对承压。 专项债难填补到位资金,关注准财政工具发
热评:
,无论是住房销售还是土地成交情况都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 剔除掉电力投资后,基建的表现较为平庸。 8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3.9%,较上月走低0.7个百分点。 我们之前在年中展望中提示,基于地方债务风
点,常住人口增量第一、增速第二。长沙土地供应量大、严控土地成交溢价率、严控购房投机行为,房价调控成为全国“模范生”,2022年,长沙房价收入比8.9,在全国重点二线城市中第六。较低的房价和经济压力对年
在基建与制造业,但在房地产及土地成交负增的下拉作用之下,整体投资已经略显“疲态”。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包括地产、制造业、基建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1.6%。我们认为一则是工业消费品需求偏弱
市场推出“限房价、竞地价”模式,房企拿地利润空间大幅缩小。 2021年4月,为控制土地成交溢价率,北京推出“限地价”模式,房企拿地利润空间有所改善,但在土地竞拍价格触顶后,企业仍要面对竞报配建、竞报政
支持力度或有减弱,当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或降至10%;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利润跌幅收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或持平于6%;房地产销售持续同比下跌,土地成交量进一步走弱,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 陆挺则认为
,眼下房地产还有恶化之虞。一名上市央企投资负责人告诉财新,2022年本身是土地成交低点,2023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成交建...
”。 经济复苏乏力,眼下房地产还有恶化之虞。一名上市央企投资负责人告诉财新,2022年本身是土地成交低点,2023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成交 热评: 杨想百出(广东)14天10小时6分33秒前 不存在所谓的刚需。如果房价看涨,无论加多少杠杆,自己已经有几套房,都会买。如果房价看跌,无论利率多便宜,自己也就一套房或者没房,都会卖或者租。 Lazylady(北京)14天19小时33分52秒前 很早以前我也是这么看中国房地产的,看到俄罗斯的房价收入比之高,一点也不怀疑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了,房价当然可以挺住,汇率目前看来只是计算和控制问题,只要没有70年代的内忧外困,只要能挺总归还是要挺着 GJYwrB(广东)15天6小时30分5秒前 文章挺长,但是回避了价格这个关键问题,居民政府债务都已经高企,政府要高价卖地还债,房企要高价卖房回款,居民失业、降薪实在加不起杠杆。核心矛盾就是房价已经远远与居民收入不匹配,市场极度需要一场价格重估。 可惜政府不想要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因为那将意味着大量地方政府破产,社会剧烈的缩表,银行倒闭,社会动荡。但是维持价格需要的代价越来越大了,人民币已经一路冲着金圆券去了。
图片
视频
增速为-24.4%,也有体现。另一方面源于卖地收入是分期支付,不论是去年房企买地尾款还是当前土地成交“首付”,整体上均表现的相对较弱,预计卖地收入仍将相对承压。 专项债难填补到位资金,关注准财政工具发
热评:
,无论是住房销售还是土地成交情况都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 剔除掉电力投资后,基建的表现较为平庸。 8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3.9%,较上月走低0.7个百分点。 我们之前在年中展望中提示,基于地方债务风
热评:
点,常住人口增量第一、增速第二。长沙土地供应量大、严控土地成交溢价率、严控购房投机行为,房价调控成为全国“模范生”,2022年,长沙房价收入比8.9,在全国重点二线城市中第六。较低的房价和经济压力对年
热评:
在基建与制造业,但在房地产及土地成交负增的下拉作用之下,整体投资已经略显“疲态”。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包括地产、制造业、基建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1.6%。我们认为一则是工业消费品需求偏弱
热评:
市场推出“限房价、竞地价”模式,房企拿地利润空间大幅缩小。 2021年4月,为控制土地成交溢价率,北京推出“限地价”模式,房企拿地利润空间有所改善,但在土地竞拍价格触顶后,企业仍要面对竞报配建、竞报政
热评:
支持力度或有减弱,当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或降至10%;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利润跌幅收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或持平于6%;房地产销售持续同比下跌,土地成交量进一步走弱,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 陆挺则认为
热评:
,眼下房地产还有恶化之虞。一名上市央企投资负责人告诉财新,2022年本身是土地成交低点,2023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成交建...
热评:
”。 经济复苏乏力,眼下房地产还有恶化之虞。一名上市央企投资负责人告诉财新,2022年本身是土地成交低点,2023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成交

-
杨想百出(广东)14天10小时6分33秒前
不存在所谓的刚需。如果房价看涨,无论加多少杠杆,自己已经有几套房,都会买。如果房价看跌,无论利率多便宜,自己也就一套房或者没房,都会卖或者租。

-
Lazylady(北京)14天19小时33分52秒前
很早以前我也是这么看中国房地产的,看到俄罗斯的房价收入比之高,一点也不怀疑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了,房价当然可以挺住,汇率目前看来只是计算和控制问题,只要没有70年代的内忧外困,只要能挺总归还是要挺着

-
GJYwrB(广东)15天6小时30分5秒前
文章挺长,但是回避了价格这个关键问题,居民政府债务都已经高企,政府要高价卖地还债,房企要高价卖房回款,居民失业、降薪实在加不起杠杆。核心矛盾就是房价已经远远与居民收入不匹配,市场极度需要一场价格重估。
可惜政府不想要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因为那将意味着大量地方政府破产,社会剧烈的缩表,银行倒闭,社会动荡。但是维持价格需要的代价越来越大了,人民币已经一路冲着金圆券去了。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