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土地抵押融资

土地抵押融资

美国房地产发展模式及中美对比

,进而从分母端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紧密关联。因此,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键在房地产。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风险有助于加强地方政府自身的救助能力,避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扩大。 第五,房

发布时间:2023-03-31
评论(2)

新增的空间也因底层资产的市场认可度下降而大幅收窄,当地城投平台的资金链愈加紧绷,最终“19兰州城投PPN008”于2022年8月发生技术性违约。 (2)昆明市 昆明市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增

热评:

非一般的CX(辽宁)144天20小时57分15秒前
盲目上项目
GCHK(广东)3分55秒前
都是利好就对了
发布时间:2023-01-04
评论(9)

诸多工作。 3.针对现有的制度,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其终结。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融资的功能仍是城市化最重要的功能,这也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项功能。在我看来,土地融资要向制度化发展,而不是简单

热评:

子洋 Eric(北京)280天20小时41分31秒前
解决方式发不出来,只能悄悄讨论
财新网友vyVNMs1O2(广东)281天8小时12分16秒前
哪个行业来承接房地产留下的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呢
南国正清秋(四川)285天12小时11分52秒前
资源是固定的,想要发展必须付出代价。
发布时间:2022-11-03
评论(6)

低迷等因素影响下,财政收支不平衡加剧、地方财政困境凸显。其中,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顶梁柱”,恶化尤为明显。 广义的土地财政收入由土地出让相关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及等部分构成

热评:

不问世事(广东)342天9小时46分38秒前
避免泡沫化,也避免硬着陆
财新网友fTTPKh(湖北)342天11小时8分38秒前
把地方的锅砸了
财新网友Fx0CIp(浙江)342天11小时30分3秒前
日本的前车之鉴。公允价值变动造成金融机构各种违规放贷,然后更推高房价,地价上涨,然后土地收入更高,然后抵押价值更高,然后这一条投资链上的所有各方都赚得不要不要,然后…
发布时间:2022-08-20
评论(5)

段很担心开发之后的去化问题”。 多名城投高管称,地产开发固然应该追求效率,但是城投为托市而拿下的地块通常的处理方式就是“不开发”,将其挂在账上,或者直接将,通常可以获得土地款的六成至七成

热评:

天天收麦子(上海)422天14小时54分45秒前
这是个神奇的时代,买房子的没钱,卖房子也没钱,最神奇的是卖地也没钱,那么,钱都到哪里了?
财新网友fTTPKh(湖北)422天15小时20分36秒前
城投接盘并无不可,但有无法律依据?
什么情况啊(长春)422天16小时11分54秒前
地方银行没钱了
发布时间:2022-08-20
评论(46)

”,将其挂在账上,或者直接将,通常可以获得土地款的六成至七成。 在过去几十年里,大部分这类地块会继续寻找下家。待地产行业走出低谷,土地市场景气度向上攀升时,城投公司会在交易所挂牌出售地块

热评:

余量(广州)406天14小时23分53秒前
黄埔的旧改大拆大建就是出昏招,只要弊没有利。
破晓十四(珠海)413天9小时5分2秒前
地块一旦开发,亏损就会显现,只能权且作为资产挂在账上。
老K先生(四川)415天21小时39分39秒前
城头拿地就是淘宝刷单!左右手对到
发布时间:2021-12-12
评论(0)

价出让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获得更高的土地出让金,继续投入本地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模式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器。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工业园区建设上通常采取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1-08
评论(2)

加推动房价不断上涨,地方政府能够通过“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获得更高的土地出让金,继续投入本地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模式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

热评:

null==null(上海)583天13小时35分2秒前
上海怎样
小眼睛Mrx(西安)702天19小时26分57秒前
房地产市场硬着陆就是中国经济硬着陆???
发布时间:2021-10-19
评论(8)

。 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模式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器”。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工业园区建设上通常采取以土地抵押向银行贷款。土地征用的基本思路是,用前期储备土地的抵押贷款从

热评:

布雷斯图塔(上海)724天15小时8分3秒前
好文。硬着陆其实就是负反馈,后果可怕,刘副总理研究过两次大危机比较,不光知道股市泡沫崩溃的厉害,更知道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厉害,政策要做调整,尊重市场规律,不要让负反馈伤到经济
陈肖敏(中山)726天14小时16分22秒前
软着陆,硬着陆的讨论没有意义,如同长痛和短痛。俗话说的就是好,长痛不如短痛
singleline7XT(中国香港)726天17小时56分25秒前
这令我想起90年代初, 日本房地产市场的硬着陆. 1985年广埸协议後, 日元大幅升值, 对日本本土宏观经济造成很大的通缩压力. 日本中央银行, 当时作出过度反应, 连续大幅减息, 形成後期惊人的房地产泡沫. --- 因日元大幅升值, 当时以日元计价的外国优质资产, 对日本来说真是价廉物美, 无法抗拒. 如果当年日本中央银行不主动加息刺破自己国家的泡沫, 而是鼓励日本企业家加大力度继续大量收购当时美国国内最优质的资产, 例如高科技制造业, 市区优质物业, 创新性的ICT企业, 甚至乎是艺术博物馆等, 和大量雇用美国当时最优秀的科学家, 工程师和管理人员, 则当年最先倒下而其後将 "失去数十年" 的国家, 将会是美国, 而不是日本 ! --- 很多人以为房地产泡沫一定是 "丑陋的", 因为最终必然会爆破, 形成一地鸡毛. 可惜的是, 当年曰本错过了一个将 "丑陋泡沫" 变成 "美丽泡沫" 的黄金机会. 日本中央银行, 才应是日本 "失去三十年" 的真正祸首. 中国今次要很小心, 应从日本犯过的错误中细心学习. --- (美国当年也是日本泡沫的帮凶. 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 美国股市突然大跌,美国要求日本央行配合, 延迟加息, 使日本的泡沫继续谷大.) ---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