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托底经济

托底经济

从疫后经济恢复全局理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

;财政政策方面,近期监管部门要求2023年新增专项债需于9月底前发行完毕,原则上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刺激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加快基建投资增速,从而扩大总需求、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7)

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作为平减指数对现价工业生产增加值做价格调整,在PPI大幅下降时,这种计算方法可能放大价格因素的影响,高估工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长。 投资继续发挥的作用。多家机构测算,6

热评:

minjie22(上海)72天23小时36分28秒前
汪涛判断很准啊
13121407线上150(北京)82天22小时28分20秒前
希望利好
爱国者!(江苏)84天11小时23分0秒前
对下半年经济发展拭目以待。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0)

价工业生产增加值做价格调整,在PPI大幅下降时,这种计算方法可能放大价格因素的影响,高估工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长。 投资继续发挥的作用。多家机构测算,6月当月投资同比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至3.3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8
评论(0)

同比下降12.4%的背景下,汽车包括底盘出口同比增长109.9%。 从月度节奏看,4-5月经济明显走弱,6月经济动能趋稳。疫后居民消费回暖和政策支持下的基建投资成为的重要动力。6月社零消费两年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21
评论(0)

前提下,财政难以对经济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有必要适度增加赤字规模和对应的国债以及地方债、提高政府杠杆,来进一步。 不过其指出,利率会否发生反转上行,实际还是要取决于当前资金供给强于实体内生性需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14
评论(0)

增长。2022年5-6月,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疫情冲击过后的复苏期,宏观政策加码发力,使得5-6月社融与信贷规模均超出季节性。而反观今年,宏观政策发力强度相较2022年有所减弱,并且经济弱复苏下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09
评论(3)

业信息,可以大致归纳出情况为: 经济下行后,理论上企业会降低负债,金G比会回落。但是在经济下行的这几年,地方政府发展房地产、城投来,同时金融业同步扩张。扩张的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城投,这些领域

热评:

zhaoysz(山西)128天16小时33分3秒前
没有讲到根本上。属于市场化的资本,必然是逐利的。过剩的产业要经市场淘汰,保民生的产业靠政府财政。不可能让社会资本讲政治,只能讲法律。
财政金融经济(上海)128天18小时6分18秒前
感谢作者讲解
拂晓之车(安徽)129天14小时28分52秒前
观点新颖且逻辑通顺。期待更多实证数据,比如通道资金加银行贷款的规模和地方政府融资/地产部门借贷能否一一对应等。
发布时间:2023-05-31
评论(0)

年初以来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逐步调低,从强复苏走向弱复苏。 4月中下旬以来,高频地产销售量下降较快,同期通胀和金融数据表现较弱,历史经验表明,偏弱的出口叠加偏弱的地产,政策便会面世。 4月青年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11
评论(10)

10%的M2增量。2022年至今,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在收入端,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在支出端,不仅要应对防疫、民生等刚性支出,还要发力基建。2022年财政净支出8.7万亿

热评:

芝加哥信徒(江西)89天22小时25分32秒前
对大头的政府及城投在借新还旧、居民因为LPR在提前还贷、企业在还债过冬,好多中小企业挂了,只有部分国家基建在运转还是之前的预算内,所以钱都在回归银行出不来。通缩-需求下降-通缩,循环往复。
羽球侠(安徽)154天18小时35分47秒前
2)财政净支出约贡献10%的M2增量。2022年至今,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在收入端,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在支出端,不仅要应对防疫、民生等刚性支出,还要发力基建托底经济。2022年财政净支出8.7万亿,约贡献M2增量的31%;23Q1财政净支出1.4万亿,约贡献9.4%。 以上段落的数据是不是自相矛盾?从数据来看,财政净支出应该贡献百分之二十多的M2增。
hullge(浙江)155天18小时24分34秒前
随便抓一个好几亿,钱去哪了?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