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法眼|遭遇网暴难维权,司法新规能否破解法不责众

的《意见》对各种网络暴力行为的性质认定和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具体包括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拒不履行信息义务等,为执法办案实践提供具体指引。 比如,《意见》规定在信

发布时间:2023-09-25
评论(0)

义务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所发现的有关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28
评论(1)

息通信管理局、局、离退休干部局、地方通信管理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应急通信保障中心等部门。 2021年8月,在工信部副部长任上刚一年多,刘烈宏接替到龄退休的王晓初,出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在

热评:

财新网友gGn9ey(北京)61天18小时40分21秒前
专业人士去专业的领域
发布时间:2023-07-12
评论(0)

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目的,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25
评论(0)

炒作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目的,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符合刑法相关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17
评论(30)

意见稿也提到,平台基于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目的,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亦可能承担刑责

热评:

回来了(湖北)12秒前
当初一系列“人肉搜索”导致的网暴事件,对于互联网实名及审查政策的推出有明显地推动。十年过去,大家可以评判下,这类措施现是否达到目的、有效停止了网暴呢。不是为网暴张目,而是希望大家考虑各种政策法律工具的外部性结果。毕竟法律的执行者不是网民,广大互联网愿意引入法律初衷,可能与监管工具的实际作用不一致。
735389674(湖南)31秒前
1.何为“暴”?谁来为“暴”定义标准?如果强烈的不满和理性的批判都变成了“暴”,如果不能接受任何一定范围内的负能量释放,那就不是反暴,而是反人性; 2.为何会有“暴”?是因为当下很大一部分人,无处安放的压抑,自身又没有找到合理的修正路径,而网暴是最安全的情绪出口。所以,要解决暴,就要尊重人性中合理的私情,与其花大力气加强实名制监管,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发展经济,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3.治网暴,重在“治”。语言的魅力之一,是在于可以被误解。如何真正科学的“治”,这是能力和见识的问题。
财新读者1775(中国)115天5小时41分41秒前
四川张某捏造事实网暴无辜大叔,这确实需要好好治理了
山青花mGi(安徽)117天7小时9分0秒前
家庭教育与义务教育缺一不可
发布时间:2023-06-10
评论(13)

确,该行为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目的,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符合

热评:

倔老头(浙江)127天19小时38分0秒前
把国内的司法当万金油用,哪疼往哪涂。这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财新网友4mULjN(湖北)127天23小时34分11秒前
依法治国,任重道远
Mike李坤(广东)128天1小时26分34秒前
先出重拳打击腐败吧
发布时间:2023-06-09
评论(0)

.依法惩治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目的,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25
评论(0)

【财新网】据中央纪委网站消息,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巡视整改进展情况公布如下。 中共国家安全部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2年4月7日至6月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