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搭建一个泛亚太地区科学平台的想法。 图3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 上世纪50年代,沃森、克里克发现双螺旋后不久,以分子生物学为最前沿的世界生命科学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如果双螺旋是当代生命科学的奠基石的话
人类。” 图6. 富兰克林墓碑 当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候,富兰克林已经离世四年了。诺贝尔奖并不授予已经去世的人。此外,同一奖项至多由三个人分享。如果富兰克林
热评:
。要想编辑不同的DNA序列,就需要设计、改造和演化出能够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这一过程既困难又费时。与此相对,CRISPR/Cas系统利用引导RNA(guide RNA)和目标DNA之间的“沃森-克里
金斯偷出来的图片,成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的关键。 1963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荣获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站在诺奖颁奖台上时,沃森的获奖感言里,却一个字也没有提到过富兰克林。那时她
到了改善。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因DNA双螺旋构造的发现而荣获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富兰克林于4年前因支气管肺炎和卵巢癌告别人世。后来沃森与克里克皆坦承富兰克林工作的价值,关于
与沃森.克里克不同的是,冯诺依曼要寻找的是生命自我复制的逻辑基础而非物质基础。虽然冯诺依曼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已经暗含了这个自复制的逻辑基础不是别的,正是一种自指结构。也就是说,自指恰恰是生命实现自
-reproducing Automata》,并于1966年出版。 与沃森.克里克不同的是,冯诺依曼要寻找的是生命自我复制的逻辑基础而非物质基础。虽然冯诺依曼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已经暗含了这个自复制的逻辑基础不是别的
罗塞达石碑——纪念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50周年[J]. 遗传, 2003, 25(3):245-246.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
是什么》一书,提出了一系列天才猜想,认为物理学和化学可以解释生命现象。诺贝尔奖得主、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克里克,提出生命系统论的贝塔朗菲、提出耗散结构理论的普里高津都深受薛定谔影响。 8、《经
图片
视频
人类。” 图6. 富兰克林墓碑 当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候,富兰克林已经离世四年了。诺贝尔奖并不授予已经去世的人。此外,同一奖项至多由三个人分享。如果富兰克林
热评:
。要想编辑不同的DNA序列,就需要设计、改造和演化出能够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这一过程既困难又费时。与此相对,CRISPR/Cas系统利用引导RNA(guide RNA)和目标DNA之间的“沃森-克里
热评:
金斯偷出来的图片,成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的关键。 1963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荣获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站在诺奖颁奖台上时,沃森的获奖感言里,却一个字也没有提到过富兰克林。那时她
热评:
到了改善。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因DNA双螺旋构造的发现而荣获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富兰克林于4年前因支气管肺炎和卵巢癌告别人世。后来沃森与克里克皆坦承富兰克林工作的价值,关于
热评:
与沃森.克里克不同的是,冯诺依曼要寻找的是生命自我复制的逻辑基础而非物质基础。虽然冯诺依曼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已经暗含了这个自复制的逻辑基础不是别的,正是一种自指结构。也就是说,自指恰恰是生命实现自
热评:
-reproducing Automata》,并于1966年出版。 与沃森.克里克不同的是,冯诺依曼要寻找的是生命自我复制的逻辑基础而非物质基础。虽然冯诺依曼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已经暗含了这个自复制的逻辑基础不是别的
热评:
罗塞达石碑——纪念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50周年[J]. 遗传, 2003, 25(3):245-246.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
热评:
是什么》一书,提出了一系列天才猜想,认为物理学和化学可以解释生命现象。诺贝尔奖得主、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克里克,提出生命系统论的贝塔朗菲、提出耗散结构理论的普里高津都深受薛定谔影响。 8、《经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