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无风险

无风险

央行卖债渐近:如何理解央行借入国债的政策意图?

持续下行,并非买入的好时机;相反,如若银行存款大量分流债市,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大,央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6月19日潘功胜行长陆家嘴论坛主题演讲指出“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

发布时间:2024-07-02
评论(0)

回升动力仍待巩固。考虑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短期内利率曲线整体上移的可能性不大,甚至不排除央行进一步下调短端利率来稳增长的可能性。 中长期看,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仍是决定利率水平以及期限利差的最重要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7-02
评论(0)

。 “目前整个红利策略的股息率虽然比去年6%的平均水平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5%以上,明显高于利率,且与股价大幅上涨导致股息后掉到只有2%的情形,有根本性的区别。”截至6月21日,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7-01
评论(0)

回升至2.24%上方,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43%下方回升至2.45%上方。 近期,中国长端收益率持续走低,引起市场和监管关注。截至2024年6月2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跌至2.21%的历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7-01
评论(0)

【特别推荐】 低利率时代来了,日本非银机构的策略经验可借鉴吗? 在远期经济预期偏谨慎,近期银行“手工补息”被叫停加剧“资产荒”等背景下,收益率趋势向下已成共识,国内投资机构获取超额收益难度亦加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7-01
评论(0)

? 在远期经济预期偏谨慎,近期银行“手工补息”被叫停加剧“资产荒”等背景下,收益率趋势向下已成共识,国内投资机构获取超额收益难度亦加大。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低利率时代后,非银机构的资产配置策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7-01
评论(0)

债收益率跌至2.44%。 在远期经济预期偏谨慎,近期银行“手工补息”被叫停加剧“资产荒”等背景下,收益率趋势向下已成共识。“虽然有超长国债等加持,但是上半年债市供给总体不足,各品种收益率及利差均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6-25
评论(0)

也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当前科技龙头的盈利预测普遍较为乐观,叠加2024 年的利率下降趋势,预计科技股将继续呈现出强势表现。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提醒,美股尤其是美股科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6-18
评论(0)

背书的利率债品种;另一方面,境外机构所信赖的评级机构在中债市场上份额极低,中资信用债的信用风险难以估量,加之中国版的CDS等对冲信用风险的衍生品发展不佳,境外机构无法利用衍生品锁定信用风险,所以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