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卖铁也要把半导体产业搞上去。”于是,横跨十年的908、909工程宣告启动。 但最终,两项工程的主体承担企业无锡华晶和上海华虹,要么失败要么收效甚微。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市场、资金和人才等支
教授介绍,1990年,中国开展首次内存芯片产业化,原来的电子工业部启动“908工程”,由无锡华晶建立6英寸DRAM产线。该项目历经七年才量产,当产品终于问世时,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厂商。“为什么刚量
热评:
授介绍,1990年,中国开展首次内存芯片产业化,原来的电子工业部启动“908工程”,由无锡华晶建立6英寸DRAM产线。该项目历经七年才量产,当产品终于问世时,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厂商。“为什么刚量产
过来的员工一律不得携带文件。 除了专利挑战,基础研究、人才、资金等亦是掣肘。上述专注于研究半导体行业的教授介绍,1990年,中国开展首次内存芯片产业化,原来的电子工业部启动“908工程”,由无锡华晶建
存芯片产业化,原来的电子工业部启动“908工程”,由无锡华晶建立6英寸DRAM产线。该项目历经七年才量产,当产品终于问世时,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厂商。“为什么刚量产就落后了?因为做产品开发的时候没有
,我国才在无锡华晶制造出第一块256K DRAM,比韩国已经晚了整整七年。 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韩国趁势加大投资、拉拢人才。 1992年,三星超过NEC,成为世界第一大DRAM制造商
的最后一道工序——封装测试;此后,南科在珠海投产了一条4英寸的芯片生产线;2000年,南科在珠海再度投产了一条6英寸线。其时,大陆的芯片制造业者仅有三家,即首钢NEC、无锡华晶和上海贝岭。南科的出手不
图片
视频
教授介绍,1990年,中国开展首次内存芯片产业化,原来的电子工业部启动“908工程”,由无锡华晶建立6英寸DRAM产线。该项目历经七年才量产,当产品终于问世时,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厂商。“为什么刚量
热评:
授介绍,1990年,中国开展首次内存芯片产业化,原来的电子工业部启动“908工程”,由无锡华晶建立6英寸DRAM产线。该项目历经七年才量产,当产品终于问世时,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厂商。“为什么刚量产
热评:
过来的员工一律不得携带文件。 除了专利挑战,基础研究、人才、资金等亦是掣肘。上述专注于研究半导体行业的教授介绍,1990年,中国开展首次内存芯片产业化,原来的电子工业部启动“908工程”,由无锡华晶建
热评:
存芯片产业化,原来的电子工业部启动“908工程”,由无锡华晶建立6英寸DRAM产线。该项目历经七年才量产,当产品终于问世时,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厂商。“为什么刚量产就落后了?因为做产品开发的时候没有
热评:
,我国才在无锡华晶制造出第一块256K DRAM,比韩国已经晚了整整七年。 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韩国趁势加大投资、拉拢人才。 1992年,三星超过NEC,成为世界第一大DRAM制造商
热评:
的最后一道工序——封装测试;此后,南科在珠海投产了一条4英寸的芯片生产线;2000年,南科在珠海再度投产了一条6英寸线。其时,大陆的芯片制造业者仅有三家,即首钢NEC、无锡华晶和上海贝岭。南科的出手不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