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

警惕陷入“减税降费陷阱”

可能出现的政策漏损。对于企业而言,增值税是价外税,主要改善,但由于不直接计入利润表,导致减增值税税率并不直接改善利润表,企业家的获得感不明显;而且增值税占中国税收比重太大,不宜再作为减税降费

发布时间:2023-09-27
评论(62)

:回归价值的本源——现金流,也是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本源。 从价值的源泉看问题,“衰退”或许是比“资产负债表衰退”更为准确的表述,不仅因为现金枯竭将迫使资不抵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而且因为资

热评:

XIAnBr(上海)4天18小时52分6秒前
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获得的教训就是从未吸取仼何教训,历史会不断的重演。再来一次依然会走老路!
ghostday(陕西)46秒前
作者属于供给学派,改革着眼点由资本拉动转向技术驱动,提出观点与辜不同的,逻辑自洽,焦点问题是拉动经济的长期变量,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堵点所在,经济变革推动力来自于体制变革,根子在这里
Arthurzhou123456(北京)10天22小时35分53秒前
许教授分析得不错,但立论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如果按照劳动力人口人均GDP增长来看,日本这30年增长并不比美国差。所以日本经济停滞究竟是许教授说的创新和研发不足还是因为劳动力人口迅速衰减呢?似乎不能立刻排除后者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0)

和等因素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将成为企业除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外的第四张财务报表。 欧盟“碳关税”,即“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3)

效降低出口产品潜在的碳关税负担。业界早已预期,包含碳成本、碳中和等因素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将成为企业除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外的第四张财务报表。 欧盟“碳关税”,即“碳边境调节机

热评:

王焕杰(湖南)12天20小时25分54秒前
企业端购买绿证或者使用绿电,大势所趋无可厚非,可若这为了满足清洁能源使用强制性需求而增加的成本,通过提高产品售价的形式又转移到消费上身上,是不是不太合理?消费者愿意为了环境友好买单是一回事,企业主和投资人真正承担社会责任是另一回事。
锐宝小不点(江西)23天22小时15分3秒前
数据中心,不冒烟的钢铁厂。。。 去西部水电风电多的地方!
龚风光(北京)23天23小时21分36秒前
需要开放和引导生产力提升,别玩成一个金融游戏了
发布时间:2023-09-14
评论(1)

倪,财报审计中,这笔首付款被计入的递延收入(deffered revenue),即能否拿到这笔钱是有条件的。前述投资总监表示,目前在股权投资上设置一些兜底条款较为常见,但项目转让的话,若非转

热评:

财新网友ERSoe6(广东)33天1小时45分31秒前
若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较为常见的是权益被退回或双方终止合作。
发布时间:2023-09-04
评论(1)

方协力“保交楼”,相关群体的资产负债表在逐步修复。 当前,微观主体面临的问题更多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企业营收和利润减少、应收账款账期延长,即冲击和资产负债表扩张放缓,而非资产负债表收缩。 例

热评:

石城居士-浙江(浙江)33天3小时11分43秒前
辜氏这是想一招鲜吃遍天呀…
发布时间:2023-09-04
评论(1)

目过程中需要协调多个利益主体的关系,预计参与主体将主要为城市更新经验丰富、资金较为充裕的央国企开发商。一方面,过去两年地产形势低迷,对多数地产开发商的资产负债表和均造成了较大冲击,尤其表现在

热评:

西西弗斯在赛博(山西)4天22小时11分31秒前
问题是:不给贫民留下生活空间,对外出口工厂怎么存活?
发布时间:2023-08-31
评论(3)

投入产出表(损益)和,今天应该学会关注和治理资产负债表。 今天的资产负债表问题,看上去似乎是负债过度,但根源还是资产收益率不足,资产价格持续萎靡。资产负债表的风险在负债,但是解决问题最好需要

热评:

财新网友三分(浙江)47天15小时5分27秒前
现在的问题是把资本市场当提款机当习惯了
冷静的狮子(辽宁)47天18小时46分19秒前
真知灼见!牢牢掌握资本品的定价权,资本品市场交易活跃、定价充分,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财富积累根本。在资本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没有内部可控的活跃交易市场,我们创造多少财产,最后都会被低估进而被西方资本轻易控制,
陆荏蚁(广东)47天20小时42分21秒前
『土地转让市场也恢复了正常状态,地方财政危机解除,基层公共服务能正常运转,社会才会重新稳定下来。』 赵院长的意思是,一个人中毒后,口渴了,应该喝更多的毒药,来解渴。
发布时间:2023-08-29
评论(0)

都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没管理好,因为宏观环境骤然收紧失去再融资机会和能力导致出现流动性危机。比如一家经营良好的企业陷入了担保和三角债,成了冤大头。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一家企业一直保持充沛的现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