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消费储蓄

消费储蓄

盛松成:目前中国消费和投资的利率弹性有限

。伴随着利率走低,居民预期未来存款收益减少,选择增加储蓄以提高未来收入水平,从而延迟当期利率弹性的“收入效应”较明显,因此储蓄利率弹性和消费利率弹性均处于较低水平。 在以上四个阶段,实际贷款利

发布时间:2023-06-12
评论(1)

了可以转化为消费的“超额储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并没有出现超预期增长”,“不能认为这些储蓄会很快转化为率会较快回落。” 文章认为,当前经济中或许并不存在超额的钱或者储蓄

热评:

26573117463(四川)123天2小时14分1秒前
不解决旁氏债务,靠需求侧拉动只是短期权宜之计吧
发布时间:2023-05-29
评论(1)

暖后4月重回拖累,居民信贷意愿疲软,寻求主动降低杠杆。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源于:1)经济逐步复苏恢复、线下场景活跃度日益增强,但的过度敏感和跨期平滑,使得居民会依旧处于“心有余

热评:

非一般的CX(山东)140天14小时18分45秒前
不敢花啊
发布时间:2023-04-26
评论(0)

21.6个百分点,一举将一季度出口增速拉回至0.5%的正增长区间。 一季度,居民消费预期有所改善,但信心恢复仍需时日。一季度央行调查显示,在和投资意愿中,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上季增加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07
评论(7)

调查是央行的一项季度调查制度,包括收入感受指数、就业感受指数、物价和房价预期、和投资意愿等指标。 如文中配图所示,在疫情的冲击下,就业难度增大,收入增速放缓,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低迷,理性消费成为

热评:

王忆南111(北京)192天20小时3分35秒前
人家说的是趋势
财新网友Ch0GX8(广东)192天20小时45分21秒前
思路这么快的转换,体现了新时代的效率
linlin3930(上海)193天1小时40分34秒前
想提前还贷,银行各种约束
发布时间:2023-02-28
评论(0)

斯提到的流动性偏好。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是推迟消费的报偿”,利率取决于节俭或者说时间偏好,以及资本边际回报率。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人们首先决定/,之后还要决定储蓄究竟以现金还是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17
评论(25)

引。例如,在供给侧领域,通过发展教育和培训,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利用老年人的成熟经验和劳动年龄的延长,形成人力资本红利。在需求侧领域,通过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提高其水平。(蔡昉

热评:

当风恋上雪(上海)238天21小时47分37秒前
当年是我想成为独生子女的嘛?不是,我想我是需要兄弟姐妹的。那如今老龄化是我们这代人的问题嘛?当年多生一个,有社会抚养费。那现在需要多生,多生出来的国家帮不帮养到18岁?
种春风(新疆)238天23小时15分21秒前
对标要全面对,不能选择性对标!
子洋 Eric(北京)240天14小时46分45秒前
已经在做了,限制高中录取率50%,剩下50%参加工作
发布时间:2023-01-29
评论(2)

疫情暴发后,由于消费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居民储蓄大幅上升。尤其是2022年,居民储蓄增长明显。Wind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存款总额从2021年末的103.3万亿元上升至2022年末的120.3万亿元,

热评:

ikun002(江苏)3秒前
过去那一套做法只能资金空转超额储蓄,什么时候能给普通人发钱呢
财新网友IE84wQ(广东)260天19小时25分15秒前
好文,储蓄多了是结果,而不是导致消费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3-01-17
评论(0)

回升,也可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意愿。但从2020-2021年的经验可见,因疫情原因造成的消费场景受限,不是压制中国消费的全部因素,“没钱消费”(收入增长放缓)和“不愿”(率上升)或是消费复苏缓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