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消费杠杆

消费杠杆

全国人大代表朱征夫建言:中央财政统筹利用电商平台发放消费券刺激经济

出去”,其撬动的比例,能较为直观反映刺激效果。 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蚂蚁集团研究院2020年5月联合发布的研究结果,杭州每发放1元钱的消费券补贴,能带动3.5元的消费;广西每发放1元钱的消

发布时间:2022-05-15
评论(8)

【财新网】疫情冲击下当前经济极为困难,宏观政策应更多靠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发力?可更多依赖基建投资还是提振消费需求?多位经济学家的分析指向财政政策和促消费。 在5月14日举行的“2022年清华五道口首

热评:

KD2020(淄博)518天22小时54分7秒前
比较赞成给低收入家庭发钱,缓解生计困难,并通过市场选择,支持优秀企业发展。
韩慎之(许昌市)10分49秒前
财政主要是看货币的利率,现在很多底线问题还不确定,提前把利率给用完,就用无可用了,不如发挥大国的优势,看看各地在基建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毕竟财政政策比利率可控多了。
财新网友BbHVEN(苏州)519天5小时9分50秒前
基建在发力,货币能不发力否
发布时间:2022-03-04
评论(0)

。然而,除了融资手段过度激进,超前等问题之外,集团似乎也没有对收购品牌有着充分了解及财务尽职调查,加上往往低估经营奢侈品牌的心神与文化内涵,故此收购后便因为经营理念,管理层水平能力等问题,不但没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9-17
评论(0)

实上,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来看,若内需结构过度“重消费、轻投资”,将造成产业空心化、高企等弊端。若消费重心过度“重个人、轻政府”,也易形成公共品供给不足、贫富差距过大等弊端。在当前全球乱局之下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1-02
评论(0)

一步拉动和需求。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员工的工资谈判能力不同,因此物价向工资的传导,就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水花一样,是一层一层传导的。传导最慢的,是退休人员和低保用户等,也是受到通胀冲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2-18
评论(0)

——工资螺旋所描述的那般,工资的上涨伴随的是数倍速的房价上涨,因此消费贷、首付贷等杠杆产品成了消费者提前投资的重要工具,换句话说,对个人来说很难做到令行禁止。   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贷款业务是

热评:

发布时间:2018-12-23
评论(0)

为全国数据,因此可能会有差异,此外由于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差异不大,此处直接用居民收入替代可支配收入)   率   由于居民杠杆率反映的是居民债务总规模与当年收入的比值,不能直观的反映出当年

热评:

发布时间:2018-11-29
评论(0)

为增加;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下行让借款端违约率上升,居民大幅度提高让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等因素都让平台面临的风险不断累积。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危机发生的诱因。不过,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尽管宏观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9-11
评论(0)

压力;二是实体经济紧张致借款端违约率上升;三是居民大幅度提高使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四是P2P网贷整改备案延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去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市场流动性收紧,民企感受到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