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消费转型

消费转型

内需不足是个收入分配问题

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调节收入分配,将更多收入从企业部门导向消费者部门,从而放松消费者的购买力约束,增加消费。这是推进,化解内需不足的治本之策。笔者在2023年7月10日发表的《推进

发布时间:2023-08-15
评论(10)

消费引领的“新路”,通过来让消费变成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面引擎。这是一条更加可持续且更能惠及民生的路径。居民福利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居民的消费水平。如果能把消费占经济的比重提起来,GDP对老百姓福

热评:

回来了(山东)62天17小时19分48秒前
作者写下上策时无奈之情,我能体会到。
passage(上海)62天5小时26分58秒前
道理都知道,但想要调整收入分配,可谓与虎谋皮,不太现实
吉米有态度(浙江)62天15小时11分28秒前
没什么新意
cometheart(山东)62天20小时7分10秒前
私营
发布时间:2023-07-14
评论(0)

慢下降,到2100年下降至1.09亿。 专栏|推进需要“全民国企持股计划” 中国消费不足,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市场化机制——依据消费者的时间偏好以及投资回报率,动态地在居民与企业两大部门之间最优分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0
评论(10)

的效果一直不明显,因而主要通过刺激投资来带动需求。但这又衍生出了投资回报率下降、政府债务负担加大等一系列副作用,反过来约束了政策刺激内需的能力和意愿。 当前比用宏观政策刺激需求更重要的,是推动

热评:

财新网友5bNjyH(江苏)92天22小时32分51秒前
基于性善论 这样的提议也许是可行的
财新网友BjMwDz(北京)97天3小时53分54秒前
如果不需要投入成本,即可获取,当期的人有动力加大分红,多分多用,人的本性,个体很难会从宏观上理性思考,个体决策的利益最大化,和总体的利益最大化,有时是直接的矛盾和冲突。
财新网友BjMwDz(北京)97天4小时3分19秒前
以零时刻的人均分了国有资产基金股东的股份, 之后出生的人就没得分了, 静态时点的全民, 然后私有的传承,财产继承? 新出生的人,国家政策鼓励的增加出生的人口(多子女家庭)却没得分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2023-07-06
评论(1)

资本收入比持续上升,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就会持续增加,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就会越来越低,造成消费率持续下降,更不利于经济增长从投资向。日本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年储蓄率接近30%,私人储蓄率

热评:

iceber(海南)36秒前
这篇文章写的挺全面的,分析的很透彻,对比的也很深入,就是解决方案感觉有点不解渴,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没有找到一个特别聚焦的重点,有可能是我不懂吧。
发布时间:2023-06-28
评论(7)

,增加消费占经济的比重、降低储蓄率,需要在居民、企业和政府这三大部门之间,做有利于居民部门的收入分配改革,从而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经济的比重。过去几年中国推动的减税降费政策

热评:

傅力超(上海)110天4小时6分21秒前
和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异曲同工
jfchan(广东)110天4小时30分40秒前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燃料,经济下行期间通过增加债务为经济发展提供燃料,但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讲,微观层面企业和个人没有获得融资的渠道,同时会增加债务的风险。但是作为政府部门,通过现代金融理论可以得知,政府,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创造货币政府发债的形式来增加杠杆,向社会增加资金,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sunvssun(北京)110天5小时32分48秒前
分析的非常深入,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3-03-21
评论(0)

作推进有力。进一步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支持范围,通过竞争性评审遴选确定青岛、哈尔滨等25个新增支持城市,做好冬季取暖保暖保供工作,推动能源升级。继续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细颗粒物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27
评论(0)

”, 简单分析一下运价下跌为什么会这么猛,虽然我不是100%确定已经找到了答案。 现在看来,市场回调的第一个信号是美国各大零售商发布今年一季度报表的时候传出的。各家大型零售商纷纷表示库存过高,美国零售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07
评论(0)

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公布中国实现“双碳”时间表后,实现道路交通双碳目标,很快成为中国加速汽车产业和汽车的强大动力。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超过预期。全年新能源汽车销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