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消费转移

消费转移

今年美线货运旺季是这样的

(从实物到服务)和消费降级的趋势非常明显。美国零售库销比已经达到2020年的新高,虽然总体比值已经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出于对未来美国经济和实物消费的担心,进口商并没有马上从

发布时间:2022-09-07
评论(0)

利润将向下游终端。 4.未来政策的着力点:控疫情、宽信用、缓地产、活存量 总结以上观察和分析,当前美联储大幅加息是全球新兴市场以及中国国内经济面临的较大不确定性因素和不可控变量,国内政策上半年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7-14
评论(0)

CPI与PPI剪刀差将进一步收窄,与此同时因疫情以来导致的上下游产业的成本与利润差异也将有所缓解,产业利润将向下游终端。 4.未来政策的着力点:控疫情、宽信用、缓地产、活存量 总结以上观察和分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7-07
评论(0)

3271.07点。(详见《中远海控上半年净利预增超7成 增速收窄》)。 国泰君安认为,往后看,海外经济体的加息政策以及疫情影响的缓解,宅经济热度可能减退并向服务性,预计外需增速将逐渐走弱,或将对运价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7-06
评论(2)

解,宅经济热度可能减退并向服务性,预计外需增速将逐渐走弱,或将对运价造成压力;从供应端看,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缓和,供应链拥堵问题有望逐步缓解,从而释放有效运力供应。 在发布于6月30日的研报中

热评:

小寳馬(漳州)467天14小时29分57秒前
除了它,其他半死不活了吧?
战略企划(上海)467天15小时36分47秒前
股价上不去
发布时间:2022-05-19
评论(1)

补贴政策逐步退出,但这并未影响美国私人消费支出。今年以来,随着美国全面解封,美国居民信用消费开始发力,信用卡的申请数量显著增加。美国居民由“补贴消费”向“信用,本质上反映了美国居民消费的"不

热评:

Kurtz(深圳)516天3小时56分4秒前
汇率变化对美国的通胀没影响?!
发布时间:2022-04-20
评论(3)

宇宙等线上新消费场景发展,同时在疫情可控的区域,探索鼓励线下消费的消费券等政策措施。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动力由投资向,既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也是一次重大机遇。中国有着全球第二、即将成

热评:

CY18(南宁)544天19小时19分33秒前
好文,为说真话点赞
财新网友MIy28s(苏州)544天21小时21分24秒前
基建也需要撬动资本才能带动有效投资
财新网友三分(杭州)544天22小时1分34秒前
现在的基建投资大都是一条马路来回修,市区房子拆了建
发布时间:2021-12-04
评论(2)

少。此时,原本用于旅游的钱便转到购买耐用消费品,例如电脑和游戏机。基于中国是全球中下游消费品和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产业链也未受疫情太大的冲击,因此中国出口便成为这种的最大得益者。但因为全球不

热评:

财新网友vrn9zF(局域网)680天7小时33分25秒前
同意
吴和平专用章2021(北京)680天18小时58分47秒前
此文作者对2022年中国经济非常不看好,他讲了以下几点: 一,中国现行的防疫政策损害经济增长; 二,全球疫情如果好转,那么中国再也发不了“球难财”了; 三,中国对房地产和新经济的监管风暴还在继续; 四,中美关系在2022年仍然有可能恶化。 ~~~ 我的点评&反驳如下: 一,鉴于新冠病毒的特点,以及全球各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疫情不可能短时间全面消退,从防疫最短板地区爆发新变种仍然可能,而中国的“动态清零”的红利期会持续很久; 二,房地产总体风险可控,各种监管风暴都符合“共同富裕低碳环保生育养老”这12个字,并没有随机无厘头打击谁,背后是有一套逻辑在运行的; 三,中美关系在2022年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最近已经有美方高层降低关税的声音,只要两国之间有巨量的贸易,就不可能发生热战。只要有贸易,就会和平。
发布时间:2021-09-16
评论(0)

;疫情冲击对国内消费市场造成了明显的阶段性影响,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受创颇深;疫情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客观上使得中国的消费需求向“基本,减少了其他消费。还要指出的是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