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谢冕

谢冕

徐泓|风雨如晦 暮鼓沉钟

博引,竟讲了一个学期也没有讲完。” 现在成为大师级学者的胡经之和,曾经都是他的学生。 胡经之描绘37号小楼的见闻时说:“我是在1952年秋见到晦师的。那年,我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在此之前,只闻其

发布时间:2021-03-25
评论(0)

互相切磋出来的,要么是抱着一个凳子学会的。   那时候,流行诗歌。主编的那本《朦胧诗选》到今天还在我的书架上。打开来的第一首诗,是北岛的《我不相信》。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1-17
评论(0)

做过演讲。1994年至1995年我到北大洪子诚二位先生处访学,好几次去万寿寺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吴福辉当时是副馆长兼中国现代文学丛刊实际负责人。通过他,我得以复印了初版的汪曾祺的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

热评:

发布时间:2018-11-11
评论(0)

想二十几个批评家、作家来围着一个人写他的酒事儿,甚至包括老孟的博士生导师教授,这一份福气,您说还小吗?     我虽然没写,但是其实谁都能回忆起老孟的酒事,只要跟他接触过。   我记得1998年9

热评:

发布时间:2018-11-03
评论(0)

论“朦胧诗”的序幕,后称为定福庄会议。在对“朦胧诗”刀光剑影的围攻中,有血性的“四条汉子”杀出一条生路,他们是、孙绍振、吴思敬和钟文。我们正四脚朝天,忙乎着《今天》那份油印杂志,后来才听说这件事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8-09
评论(0)

都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扎实的学术积累,并出现了一批丰厚的学术成果。同时,北大对学术前沿的问题也非常关注,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文学。上世纪80年代,先生在新诗研究,尤其是朦胧诗研究都作出了开创性的成果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7-17
评论(0)

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形式是非常动人的。   那私心向他学习的中国作家和学者其实也不少。像易中天、解玺璋、李亚平,等等。最大的学习成果,可能是北大的教授主编的那套“百年中国文学总系”,这套总系从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6-23
评论(0)

富痛苦   问:读书就一定会感到快乐吗?为什么张治老师说“轻度抑郁更好”? 答:有一次到北大老师家里去,他们家也是堆得好多,有同学问谢老师说:您想找一本书,不知道它去哪儿了怎么办?谢老师说,那就不

热评:

发布时间:2014-12-08
评论(0)

您有什么相同的感觉吗? 答:每年的开学非常相似,又非常不一样。 · 同学一直在变,可老师却是不动的。作为老师的独特性就在于能和年轻人接触,你能够保持自己心态很健康。老师曾经是我的老师,他的心态就给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