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熊易寒

熊易寒

杜晓馨:为青少年“去弱现实感”,从回归“常识”着手

会层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了,但总体看待这个问题的话,我个人建议大家可以看看老师《平衡木上的中国》这本书或者相关的讨论中产阶级的文章。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我在香港求学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0-10-15
评论(0)

编者荐语:   “名媛拼团”、“拼单名媛发声”,最近“名媛”话题频上热搜。这种现象背后除了个体行为选择,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与制度结构的何种相互作用?这一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   文 |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2-26
评论(0)

工子弟学校的反学校文化。这两种机制与其说是农民工子女对主流制度体系的反抗,不如说是对外部环境和制度性歧视的适应,这两种机制共同导致了流动儿童的学业失败。(3.:《底层、学校与阶级再生产》,《开放

热评:

发布时间:2019-11-05
评论(0)

文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 前些日子,有朋友转来《断裂的阶梯:不平等如何影响你的人生》的出版信息,调侃说:“乍一看,还以为这本书是你写的呢!”朋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

热评:

发布时间:2019-10-29
评论(1)

  贫困的地心引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学、城市化、地方治理。本文的摘要版授权转载《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前些日子,有朋友转

热评:

Daniel5067(上海市)1280天3小时53分51秒前
无休止的社会攀比固然不好,但是无底线的绝对公平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发布时间:2018-07-03
评论(0)

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一、人生的岔路口 1999年9月,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乘坐姑父的小车,进入了我的大学。差不多同一时间,以两分之差落榜的同桌兄弟搭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6-28
评论(0)

到每个人的身上,机会常常又是如此渺小。有的人站在命运的岔口,有的人却一直在唯一的道路上前进,道路又是那样曲折。 学者出生于农村,当他走出农村,再一次回身去做农民工子女身份的研究时,也看到了命运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8-23
评论(0)

扶贫几十年,穷人反倒越来越多? 李稻葵:中国需要警惕中产收入陷阱 :保守还是激进?中国中产阶级的三副面孔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北京折叠》 南  都  观  察 Narada

热评:

发布时间:2015-03-25
评论(0)

国的学术水准长期在低水平上驻足不前。 正如有文章(譬如,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此前被广泛传阅的一篇文章)所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尽管因学校、院系、专业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偏低,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并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