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并购的逻辑(五):制度优化——提高估值包容性和商誉接受度

值并操纵商誉减值,避免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遭受损失并给市场积累,需要加强商誉初始确认和后续减值测试的监管。 首先,对于估值合理性的判断以及商誉初始确认的有效监管。科技企业及其他轻资产企业

发布时间:2024-05-17
评论(0)

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的底线。 附件: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 原文链接: http://www.pbc.gov.cn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5-14
评论(0)

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M1的负增长是极度令人担忧的,因为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除去2020年特殊的一个季度首次负增长。这意味着货币活力迅速下降,货币的社会动员能力大幅萎缩,也意味着债务通缩螺旋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5-11
评论(0)

“钱荒”,房地产等领域金融化、泡沫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不断积聚。如果持续下去,就很有可能爆发极具破坏性的金融危机。 为治理“大资管”业务乱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5-11
评论(0)

水平上基本稳定。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的底线。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 原文链接: http://www.pbc.gov.cn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5-11
评论(0)

期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受短期总量层面的阵痛。 六是中国股票估值中枢下移。程彧指出,估值本质上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定价。随着企业盈利增速放缓,股票估值的中枢自然会下移。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5-10
评论(0)

同业约束如何放大。 关注市场约束的混合影响是本文对市场约束的新一代研究文献做出的贡献之一。次贷危机之后,市场约束的概念已不再流行,这是可以理解的。早期市场约束的支持者通常认为市场参与者的自利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5-06
评论(0)

需要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挤掉积累的泡沫。但其以全球金融霸权和“铸币税”为依托,泡沫破裂的后果并非由自身完全承担,而是向全球其他市场转嫁。 中国境内市场以防范为底线,要在入口端把好准入关,从

热评:

发布时间:2024-04-30
评论(0)

合理需求,对于行业问题引发的房企现金流问题予以适当救助支持,防止引发;对于不合规以及自身冒进经营导致的问题根据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尽量减少房地产企业出险对需求的冲击;适当调整对金融机构的考

热评: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