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药品创新

药品创新

在华企业经营困难增加 欧盟商会建言中国降低药品准入与创新门槛

中获益。 但业内仍认为没有得到充分激励。欧盟商会指出,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机制并不认可创新药品的价值,尤其是那些无法用传统成本效果分析或ICER(增量成本效果比)充分评估的药品,如罕见病(包括罕见

发布时间:2023-09-01
评论(0)

坏参半。医疗和已经使全世界的预期寿命出现了趋同的趋势,其速度快于人均收入的趋同。但是,就业机会的消失也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失去由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至少在美国是这样。安妮·凯斯和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23
评论(1)

药物的创新,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加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过程中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基于高标准、高质量药物研发数据的沟通和交流。”(详见财新网《药审中心周思源:中国的方向是什么?》) 本月,药

热评:

财新网友PPONLINE(山东)54天18小时8分41秒前
高危岗位,慎思谨行
发布时间:2023-07-24
评论(0)

的支持。■ (刘登辉对此文亦有贡献)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07
评论(1)

谈判机会或谈判失败,难以进入医保目录。部分价值更高的新药谈判后价格低于更早上市药的价值未被充分体现。比如,一款罕见病神经领域药品与目录内某款药品存在头对头临床研究,且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热评:

朱晓俊(上海)131天19小时41分39秒前
简单说,创新药=高价,不高价,研发无法持续;医保=钱袋子瘪,可能越来越瘪。所以,这个题不好解、甚至没法在当前医保的范畴内解决。
发布时间:2023-05-13
评论(0)

点限制药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药物政策和药品定价的博士后洪冬喆告诉财新,美国历来鼓励,但现实情况是,当药品专利期满后,并非马上就出现仿制药竞争降价。此次IRA品种选取的上市时间限制弥补了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13
评论(15)

机构中使用的药物,因此决策更倾向选择Part D部分作为出发点限制药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药物政策和药品定价的博士后洪冬喆告诉财新,美国历来鼓励,但现实情况是,当药品专利期满后,并非马上

热评:

凯歌xhF(湖南)151天1小时35分53秒前
三明模式所产生的蝴蝶效应。
mamahuhu123(江苏)151天22小时17分26秒前
"立法明确禁止联邦政府不得谈判药价。"这句话是不是问题?
财新网友n5LRSA(广东)151天22小时59分3秒前
监管部门不应该按照仿制药集采的思路管理创新药,创新药不是进了医保就完事了,创新药上市到得到市场认可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就给创新药一定的时间允许其自主定价,这样既能促进创新药产业发展,也能兼顾患者可及。
发布时间:2023-04-08
评论(0)

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正式拉开了药审改革的序幕,逐步解决了新药上市申请积压的积弊,创新药得以起步。2017年,原国家食药总局发布《关于鼓励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创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08
评论(3)

鼓励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创新药得到更明确的政策支持。2019年,成立不久的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极大缩短了创新药从上市到进入医保目录的周期,稳定

热评:

叶展侠(贵州)170天14小时42分7秒前
可惜毕不在位
财新网友bub8Dy(上海)186天1小时22分59秒前
集采一次两次上热搜就算了,这两年三番五次上热搜,不就是要营造本届政府多么爱民的表象么。无视市场经济,终究要自食恶果
fancydress(北京)186天14小时29分27秒前
(1)现在药品领域的行政干预相对新能源、芯片等领域少得多,需求端没有消费者补贴,没有采购倾斜政策,供给端没有国家基金股权、银行信贷倾斜。(2)审批端批的慢,卡的紧是突出问题,不过也与整个国家的水平落后,人命关天,不得不谨慎有关,期待未来能好转。(3)至于国家医保,找谁谈,怎么谈,是妥妥的市场行为,作为单一大买家,权力大也是市场经济赋予的。(4)商业医保缺位,个中原因不明,期待专家指点。可能中国的分层需求也需要走一条新路。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