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与其说是信息本身,不如说是权威。同样的信息,从权威嘴里讲出来,就更为可信。正如谣言心理学已经指出的,在谣言传播中,不相信谣言,其实就是对传谣者的不信任。 也是因为这种集体无意识,很多机构在面
征:1.拥有广大的受传者;2.信源是一个机构或组织;3.采用某种机器以复制讯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8]参见[美]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原序,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热评:
》(Improvised News)。谣言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提出的“谣言传播机会=事件的模糊性×重要性”的公式也强调了这一原因。心理学家还关注集体记忆对谣言的形塑作用。作为一种口头传播或者准口头传播(譬如社交媒体
”与否的标准就是,它们能否迎合我们某些基本的心理需求。根据谣言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传谣者最常见的动机是寻求控制感。我们都希望能掌控周围的环境,而掌控环境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信息。面临着不确定的环境,或者无法
。 后来,我一直想,这个传销方法真不错。等关系建立得非常好了,再来谈传销,在乎这个圈子的人只怕就离不开了。但这两天,写谣言心理学写到“集体催眠术”的时候,我这个想当然的认识动摇了,我开始想,那种热火朝
性、传播性四大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纳普搜集了1942年间1000条战争谣言进行分析,得出了谣言的三点特性——信息性、传播性、未知性。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又在《谣言心理学》中总结出重要性、含糊性两点。 如果我
的话”或“没有公认的传说”;“流言”则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的言论)”。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写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谣言都不应仅仅被看成纯粹的怪物
,较早对谣言做有针对性研究的也是两位心理学家:美国人G.W. Allport和Leo Postman。他们在1948年出版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谣言心理学》。之所以会有这项研究,起因也是有针对性的:二战
and Postman,1947)在他们的经典作品《谣言心理学》中总结了这类研究。他们提出了一条规律:“没有谣言煽动、陪衬并加剧暴力,骚乱就不会发生”(第193页)。为解释这类谣言的传播,他们聚焦于“造谣民众
图片
视频
征:1.拥有广大的受传者;2.信源是一个机构或组织;3.采用某种机器以复制讯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8]参见[美]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原序,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热评:
》(Improvised News)。谣言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提出的“谣言传播机会=事件的模糊性×重要性”的公式也强调了这一原因。心理学家还关注集体记忆对谣言的形塑作用。作为一种口头传播或者准口头传播(譬如社交媒体
热评:
”与否的标准就是,它们能否迎合我们某些基本的心理需求。根据谣言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传谣者最常见的动机是寻求控制感。我们都希望能掌控周围的环境,而掌控环境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信息。面临着不确定的环境,或者无法
热评:
。 后来,我一直想,这个传销方法真不错。等关系建立得非常好了,再来谈传销,在乎这个圈子的人只怕就离不开了。但这两天,写谣言心理学写到“集体催眠术”的时候,我这个想当然的认识动摇了,我开始想,那种热火朝
热评:
性、传播性四大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纳普搜集了1942年间1000条战争谣言进行分析,得出了谣言的三点特性——信息性、传播性、未知性。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又在《谣言心理学》中总结出重要性、含糊性两点。 如果我
热评:
的话”或“没有公认的传说”;“流言”则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的言论)”。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写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谣言都不应仅仅被看成纯粹的怪物
热评:
,较早对谣言做有针对性研究的也是两位心理学家:美国人G.W. Allport和Leo Postman。他们在1948年出版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谣言心理学》。之所以会有这项研究,起因也是有针对性的:二战
热评:
and Postman,1947)在他们的经典作品《谣言心理学》中总结了这类研究。他们提出了一条规律:“没有谣言煽动、陪衬并加剧暴力,骚乱就不会发生”(第193页)。为解释这类谣言的传播,他们聚焦于“造谣民众
热评: